甘肃省正宁县积极发展高效设施蔬菜

时令已是冬季,但正宁县四郎河沿川却依然生机盎然。从上游的秦家店村到下游的长口子村,一排排银光闪烁的塑料大棚一望无际;一座座日光温室内的无公害蔬菜绽绿吐翠;一辆辆满载鲜菜的贩运车辆穿梭往来……

11月15日,正在自家大棚里栽植秋延白菜的山河镇店子村菜农陈富林高兴地对笔者说:“以前我们四郎河沿川群众只种洋芋、油菜,一年下来,一亩地纯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发展一年两熟的大棚设施蔬菜种植模式,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可达到七八千元。这不,我家这两棚白菜赶元旦就能上市了。”

正宁县四郎河沿川流域共涉及8个乡镇,18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6567户,2.78万人,土地面积15.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9万亩。近年来,正宁县坚持把四郎河川蔬菜基地开发作为统筹区域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举措,重点抓了川区万亩无公害设施种菜基地建设,以山河镇、秦家店、解川,永和罗川,宫河长口子、代店,永正佛堂为重点,采取政府投资扶持、农户自愿建设的办法,全面推行乡村联系帮扶、技术部门蹲点指导、群众分户经营的“三位一体”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目前,沿川共建成拱架大棚1500座,发展中小拱棚3.6万个、9000亩,涌现蔬菜专业村16个,种植设施瓜菜1.2万亩,栽植大葱5万亩,早春蔬菜棚均收入8000元,单棚最高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谈起高效设施农业带来的实惠,永和镇罗川村种菜大户路喜民高兴地说:“种菜虽然比种粮辛苦得多,但一亩菜种好了,却相当于种四五亩粮的收益,一个棚一年收入8000元不成问题。我家两个日光温室,现在我每天有300多元的收入。”

为了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正宁县从山东寿光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和县内种菜能手进行生产指导,采取群众互换、租赁承包等办法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县政府还以年薪2万元聘任甘肃农业大学3名教授为经济顾问,长年为果、菜等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县上还围绕市场需求,引进示范推广了日本“金秀”西瓜、黄欧宝、紫贵人黑椒、黑美人葫芦等21种瓜菜新品种,从而使全川蔬菜品种由过去的十几种增加到40多种,名优品种应用率达到95%以上。同时,正宁县还与杨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联姻,试验推广了日光温室多茬次栽培技术,使一个温室年产达2.5—3茬以上,亩产值达1.05万元,亩均效益8500元左右。如今,菜产业在四郎河沿川各村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蔬菜收入占到全川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

宫河镇代店村地处四郎河下游,过去村民长期种植粮食作物,但土地盐碱度高,收成越来越差,2003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多数农民举家外迁。2007年,村上充分发挥水、光、热资源优势,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当年村上共投资140万元,建成水泥拱架大棚174座、170亩,带动发展中小拱棚2400亩,由于县乡技术指导得力,菜农精心种植,当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棚均收入8000元。目前,全村蔬菜种植专业户达到30多户,菜农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最早实现一年种三茬的宫河镇代店村菜农黄玉宁扳着手指头,给笔者介绍了一年种植三茬蔬菜的栽培模式:第一茬从12月开始定植,品种主要有西红柿、番瓜、辣椒、黄瓜等,5月中旬上市;第二茬6月中旬套种豆类、菠菜、油菜,9月上市;第三茬11月定植秋延白菜、萝卜,元旦开始上市。“我家的3个塑料大棚,第一茬全部种植了西瓜神农王、辣椒等瓜菜新品种,棚均收入8600多元。”盘点一年的收入,黄玉宁乐得合不拢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