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转基因粮食商业化“慢一点”未必是坏事

昨日报载,我国仅有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两个转基因水稻作物的安全证书,以及一个转基因玉米作物的安全证书,在今年8月17日同时到期,研发转基因水稻的华中农大已经向农业部递交续申请,但过了8月17日节点仍未得到批复。

安全证书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一步,取得安全证书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品种审定、申请加工证书经营证书,乃至商业化种植。如今,三个转基因主粮作物安全证书未获批复,意味着相关作物走向商业化的步伐放慢了。显然,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者不想看到步伐放慢,而反对者乐意看到这一点。

对于安全证书到期未获批复,笔者关注三个问题:其一,为何到期未获批复?有关部门应该公开回应,这是因为,安全证书对于转基因主粮作物能否商业化种植非常关键,而且国家为转基因研究也投入了巨资,到期未获批复的原因不能成谜。

有关专家称,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受舆论影响而“怕事”,“造成程序走得特别慢,以致耽误了8月17日的节点。”如果是这个原因影响了安全证书到期未获批复,需要反思的不是“舆论”,而应该是有关官员和专家,因为舆论之所以质疑转基因作物,是由于食品安全性不能完全保障,不能彻底说服公众。

其二,转基因作物拿不到安全证书是否说明不安全?转基因作物安全还是不安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存在巨大分歧,如果有关方面不及时回应到期未获批复的原因,公众很可能会认为是因为安全问题而不敢批复。

进而言之,如果有关部门不详细说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公众对眼下的食品安全忧虑可能会加重。因为虽然制度上不允许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但据相关报道,这在南方某些省份已经扩散了,央视记者在武汉随机购买了5种大米,经检测3种含有转基因成分。

其三,安全证书到期未获批复是好事还是坏事?在笔者看来,在社会意见分歧严重的情况下,让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转”慢一点未必是坏事,因为只有在形成广泛共识的情况下才能推进商业化种植,但现在国内国际都没有形成共识。如果在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就仓促推广,不仅不会获得消费者支持,反而更让人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