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科技援助:种子当使者
绘图:吴狄
发展中国家学员到我国进行交流学习,我国技术人员带着技术、品种、设备等“走出去”。种业对外科技援助为世界农业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打开了一扇相互了解、寻求合作的窗,是协同发展的捷径。这种国际间种质交换,有利于我国与合作国间种质资源的共享,可以加快生物育种步伐,实现技术进步和市场开发的共赢。本期《前沿》,和您一同聚焦中国种业对外科技援助,了解种子企业几年来从国内研发走向国际市场的这段历程。
——编者
种企“走出去”打开一扇门
前不久,安徽省军官培训中心的会议大厅里熙熙攘攘,格外热闹。头戴彩色纱巾的泰国女技术员、脸上蓄满大胡子的孟加拉国教授、皮肤黝黑的哥斯达黎加咖啡园主……来自埃及、巴基斯坦、朝鲜等13个国家的31名学员在那里参加由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蔬菜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开课仪式。这是该公司积极响应企业“走出去”战略方针的一次具体实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江淮园艺董事长戴祖云说,“种子与技术‘走出去’带动了本地区技术和产量的显著提升,使得公司乃至国家在亚洲乃至世界发展中国家农业界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
带技术“走出去”
对于种业企业来说,要想“走出去”技术是最重要的,是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敲门砖。
“单纯将种子卖到国外去,并不是‘走出去’的长远之策,种子企业必须像跨国企业那样‘落地生根’,利用自己的育种水平和技术手段选育适合当的品种。虽然从短期来看人员、资金投入都很大,但长期来看回报也不会小。”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杨雅生说,“对于种子企业来说,要想‘走出去’技术是最重要的。”
很多亚非拉国家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市场很大,需要引进的是先进技术。通过技术专利转让、专利许可、利用当地资源选育品种等方式,我国种子企业已经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湖北省种子集团已经积极“走出去”了、江淮园艺已经积极“走出去”了、深圳创世纪也已经积极“走出去”了。湖北种子集团已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40多家国外公司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在孟加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合作建立了国际种子试验基地,有50多名技术人员常年在国外开展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示范工作,进行交叉、巡回育种;江淮园艺分别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17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以培育适合合作国瓜菜市场需求品种、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产业化推广为重点,在国外已共计建有51公顷科研及示范基地,共培育并成功推广瓜菜品种近40个,示范推广面积700公顷以上,在合作国培训农户400余人次,技术人员近100人;深圳创世纪已经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2009年在巴基斯坦建立了育种站,逐步建立了“育种站—试验站—市场”的发展模式,开展棉花、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育种工作,公司自有品种中已有4个棉花品种、2个水稻品种以及2个小麦品种在参加巴基斯坦国家区域试验。
知识产权助力国内研发
种企的技术优质要想变成国际市场竞争力,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首当其冲的。
种质资源是生物育种最宝贵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也是生物育种成败的关键所在。种企进入国际市场,为了让技术优势变成市场竞争力,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首当其冲的。
如果说在国内推广新品种难,那么在境外市场推广新品种则难上加难,前期投入更多,所需各方面的条件更为严苛。如果被其他公司“剽窃”,企业的所有投入就会付诸东流。
很多企业老总表示,要想彻底杜绝品种“剽窃”,归根结底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现有品种能确权的就得确权,不能确权的可以作为公共资源。”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华认为,“应该建立品种DNA指纹数据库,新品种申请必须与数据库里的品种不一样。”隆平高科总裁彭光剑也表示,首先要有保护,才能“走出去”,同时要确保在保护好我国种质资源的前提下“走出去”。
产品落户国际市场
我国培育的西甜瓜新品种获得了哥斯达黎加种植户的肯定,掀起了种植风潮。
哥斯达黎加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良好自然生态和农业规范化生产,曾是世界传统甜瓜生产大国,占欧美甜瓜进口份额的50%,甜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9.5万亩。而近年来,由于病虫害多发,甜瓜种植面积和国际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哥国学员Orlando先生在参加江淮园艺举办的蔬菜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后,提出希望与公司开展西甜瓜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及推广合作。随后公司就根据了解到的哥国及拉美地区的西甜瓜市场需求,制定了西甜瓜品种选育方案。
目前,已培育并通过稳定性测试的西瓜、甜瓜组合共计17个。去年,甜瓜品种“江淮蜜一号”和“红运”在哥国瓜那卡斯特省试验示范120亩,“红运”在产量达每亩2300多公斤,“江淮蜜一号”产量达每亩2000公斤,与哥国种植的其他甜瓜品种相比,同比增长20%~30%。两个新品种的表现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并掀起了哥国甜瓜种植农户的种植风潮。目前,针对哥国市场需求的西甜瓜品种研发分别在甘肃、广州及安徽以一年3代~4代的选育速度进行,在进行品种选育的同时,国内、省内的病虫害研究专家也在开展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据悉,本月又有5个新品种在哥国示范推广,示范基地扩增1650亩。
王雯雯本报记者缪翼
湖北种子集团的对外援助之道
自1999年开始布局与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已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40多家国外公司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在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印尼、西班牙、塞拉利昂、贝宁等国合作建立了国际种子试验基地,有50多名技术人员常年在国外开展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示范工作,进行交叉、巡回育种。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您共享。
聘请专家授课
历届培训班公司均聘请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的教授、专家组成授课团队。课程内容丰富:既包含了水稻、棉花、玉米、油菜、花生等主要农作物,也设计蔬菜方面的内容;既囊括育种、栽培、植保、灌溉、管理等技术,还增加分子生物学技术知识培训。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员沟通互动频繁,效果非常好。
实地参观考察
结合授课内容,组织学员到公司的育种基地、生物检测试验中心实地考察,直观了解中国育种方式、学习常规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也了解了SSR、PCR等分子检测技术。组织学员参观湖北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使学员对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及湖北农业的发展状况有了直观的认知。
注重互相交流
一是信息交流。通过专家授课、外出参观为学员提供了解中国的机会。同时要求学员作国别报告,也为我们了解其他国家打开了一扇窗,更提供了学员间互相了解、寻求合作的机会,有助于促进世界农业的协同发展。通过交流,大家了解了其他各国的优势、不足以及特殊需求,从而初步了解到应从哪些方面合作、如何合作,为世界农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我国今后与这些国家进行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支撑。
二是种质资源交流。种质资源是生物育种最宝贵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也是生物育种成败的关键所在。公司借助培训班,广泛征集各地特色种质资源,同时根据学员要求,赠送给学员大田作物及蔬菜种子,供学员带回国内试种。这种国际间的种质交换有利于我国与合作国间种质资源的共享,可以加快生物育种步伐,实现技术进步和市场开发的共赢。
确保优质服务
为了提高授课效率与质量,公司邀请的均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专家和学者,全英文授课。参观考察时配备专职翻译人员,观光旅游时聘请优秀的专业导游。
生活方面,充分考虑穆斯林学员的需求,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菜谱,做到全方位服务、针对性服务;教学设施方面,为方便学员上课,公司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安排了专门的教室,配备了齐全的多媒体设备,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形象,也方便了交流与讲课。
听取学员反馈
为了了解学员对学习效果的感受与评价,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公司为学员制作了专门的国际培训班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技术培训、人员服务等问题的反馈。同时针对搜集的意见,不断改进服务、完善课程设置,使培训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周欢
一家之言
量身定制升级服务
缪翼
技术国际培训班为我国种业走出去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让我们的好品种、好技术、好理念在世界各地扎根。
“每年都有部分参加培训的学员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定制的专业培训,如种子生产、种子质量检测技术等。”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曾经参加种子检测技术专题培训的两名苏丹学员是苏丹农业部种子管理部门的官员,专门负责进口到苏丹种子的检疫工作,将来会有助于我国产品进入苏丹市场。”
可见,定制服务是农业技术深度融入合作国的突破口。谁找准了服务对象的“软肋”,谁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谁就赢得了先机。
目前,我们的技术输出国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已经开拓的业务市场开展境外培训,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发展中国家学员承担国际旅费的负担,还能邀请使馆领导及更多当地人员参加,通过开展如巴基斯坦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等境外培训项目,以点带面,迅速在当地普及和推广农作物种子及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带动当地整个产业发展,为企业“走出去”铺好路搭好桥,进而“走出去”,再而“走进去”。
声音
由于农业项目周期长,往往从项目启动到初见成效,再到商业化发展需要6年~10年。建议持续举办农作物种子技术国际培训班,有利于对外合作项目的执行,切实将合作意向转化为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袁国保
作为民营企业,资金问题最为突出。瓜菜的经济效益比大田高出很多倍,而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大多以大田作物企业为主,对瓜菜种企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希望今后有所侧重,为我国科研技术和产品实力挣得一片天地。
——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戴祖云
中国的农作物种子技术世界领先,尤其在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领域,培训班对我们掌握先进技术、开拓工作思路有很大帮助。希望能继续开展农作物种子技术培训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学习、考察的机会,也便于加快中国先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
——外国学员
培训班给予了小组成员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大家的口语水平、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人员间的协调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培训班不但培训了国外学员,同时还为我单位培养了一支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国际合作专业团队。这为今后我国蔬菜技术推广及国际合作打下了更坚实基础。
——蔬菜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