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领飞”国际农业发展
经济参考报,2012-04-21,作者:辛华
对于向来以农业大国自居的我国来说,农业既是安民之本,又是立国之策。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迅猛发展,农村青壮年大多离乡进城打工,农业生产多由老年人和妇女勉强承担,农业及农业科技受到影响,如果照此发展,我国的“农业大国”地位或将不保。
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提高农业地位,是我国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智利、巴西、韩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正在或已经取得成效,他们的经验或许可资借鉴。
智利:独创农业技术转移工作组模式
记者 叶书宏赵燕燕
圣地亚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末,智利确立了出口导向的农业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完善,智利构建了产学研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体系,同时设立农业创新基金会,引入新型农业科技项目,推动了农业科技产业化。智利这种独具特色的技术转移工作组模式,因效果显著被乌拉圭等国采纳并加以推广。
因地制宜设立农业技术研发体系
智利地势狭长,南北跨度大,地理和气候条件迥异,各地区农业的技术需求和科研重点也有所区别。例如北部沙漠气候只能发展绿洲农业,中部地中海气候适宜水果和蔬菜种植,南部温带和寒带则适合林业和水产养殖。
作为智利农业科技推广源头的农牧业研究院,在全国拥有10个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及数十家实验室、技术普及办公室和图书馆,负责有关土壤、气候、良种、基因保护、病虫害等基础性研究。
智利农牧业研究院从创立伊始就注重成果导向,即帮助农业生产者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可应用技术和良种,其项目审批及研发过程也围绕这一原则进行。而大区农业研究中心有专门机构对研究进程进行跟踪评估,最终成果不仅能够让最初提出需求的农业用户受益,其研发出的新方法可以进入全国经验库,新品种还可以进入由农牧业研究院负责的全国基因良种库加以推广。
而农牧业技术研究所在全国10个大区设立了大区农业研究中心,其组织架构与农牧业研究院完全一致,除了执行农业研究所的技术推广项目外,还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科学研究以及技术项目的推广。例如,位于中北部科金波大区的“印第瓦西农业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第三大区和第四大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由于两地多为沙漠和盐碱地,因此工作重心主要围绕提高盐碱地和沙漠农业产量开展,研究重点包括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土壤肥力及灌溉等,目前正在研究中北部沙漠地区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智利农牧业研究所还联合各大区内高等院校,在智利科技研究全国委员会资助下,建立了13家全国性高级研究机构,例如在中部“拉克鲁斯农业研究中心”,成立健康食品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有机健康食品改良;在智利南端的艾森大区设立了巴塔哥尼亚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生态农业和畜牧业。
独具特色的技术转移工作组模式
多年来,智利在农村科技转移和推广方面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其中技术转移工作组模式是其独具特色的科技转移和推广模式。
这种模式创立于1982年,当时智利农业出口面临困境,农业部要求农牧业研究院大力推进农业技术转移,在此背景下技术转移工作组应运而生。通常一个技术转移组由某一个农业生产领域,10到15个农业生产企业或个人组成,通过构建技术信息共享平台,举办研讨会和培训以及田间地头实际考察等形式共同改进种植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智利各地区建立的技术转移组有数百个,在农村科技转移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智利第五大区土豆种植面积达2370公顷,由于多数种植户缺少资金和技术知 识 , 其 产 量 比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低33%,为此该地区部分农户于2004年自主成立了“拉利瓜土豆种植技术转移组”,成员多为拉利瓜市圣马尔塔地区的土豆种植农户。该技术转移组主要以小型农户为主,平均每户土豆种植面积2公顷左右。据了解,在农牧业研究院第五大区研究中心的技术指导下,该技术转移组不断更新农户种植知识,增强控制杂草病虫害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品种种植和部分种植机械化,土豆产量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设立基金会对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智利农业创新基金会是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执行机构。基金会每年公开在全国征集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基础农牧业生产、农牧业产品加工、包装、商业化和营销以及物流等,任何能够削减成本、提高质量、开辟市场和为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都会成为基金会的征集对象。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如果项目获得专家委员会通过,基金会将可提供项目资金80%,最高不超过30万美元的融资,执行时限为36个月。
基金会通过全国征集创新项目,还对“创新考察”提供资金支持。所谓创新考察,就是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同行或者研究机构的考察,寻求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创新方案,构建支持农业发展的技术资源和社会网络。通常一个考察团由5到12人组成,包括产业代表、政府协调员和技术员或农业专家等,考察团的目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都要经过基金会严格审定,考察结束后要提交严格的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寻找到何种创新方案 , 构建了何种创新技术支持网络,方案的后续执行计划等。
此外,基金会还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对聘请专家顾问提供资金支持。为弥补政府扶助资金的不足,智利农业创新基金会通过推动组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筹集创新资金。
智利农业以出口为导向,生产者、出口商、物流提供商以及科技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有着共同利益,因此基金会通过推动创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方式,把这些参与者整合到一起,共同出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巴西:布局全球战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
记者 辛华 北京报道
巴西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巴西将在10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到2019年,巴西农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例将达35%。巴西正通过全球布局战略加强国内公益性和绿色农业的研发,并依托农业优势开发生物能源产业链,提高农业创新能力。
加强公益性和绿色农业的研发
巴西确定了“以农立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益来实现其农业产量的大幅增加。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发布报告 显 示 ,2 0 1 1年 巴 西 经 济 增 长2.7%,其中农业增长3.9%,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工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巩固了巴西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
巴西农业科技有大量私营部门参与,而国家参与农业创新的主要机构为巴西农科院,在全国设有37个研究中心和3个服务机构,负责协调国家农牧业研究网络,该网络由联邦及州级科研机构、大学、私营企业及基金会组成,共同完成农业科研任务。近些年,公益性和绿色农业成为巴西农业科技研究重点。
巴西政府于2011—2012种植年投入31.5亿雷亚尔(1美元约合1.8雷亚尔)用于支持低碳农业,主要用于六个方面:免耕播种技术应用;废弃草场恢复利用;农林牧一体化;商业林木开发;生物固氮;动物排泄物再利用。农户只要在所从事生产的领域符合上述内容并取得专家评审资格后,即可申请最高额为100万雷亚尔的低息贷款,还款期限可达15年。
巴西环境部下设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对遗传资源的获取、使用、违法惩治等有着严格规定,已在全国建立554个原地保护区和126个基因库,保存植物遗传资源25万份。
制定全球农业科技战略加强技术交流
巴西为确保粮食安全,正通过全球布局战略加强技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1996年,巴西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农业科技战略计划,正在美国、法国、荷兰、加纳、英国、德国、中国、韩国、南非、委内瑞拉和巴拿马等国建立联合实验室。还与相关国际组织逐步强化合作。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介绍,这项全球计划由巴西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巴西农业科学院具体实施。
在北美洲,巴西美国联合实验室于1998年4月建成。该实验室设在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是巴西农业科学院最早设立的海外联合实验室。双方的合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遗传资源、食品安全和纳米技术等方面。
在欧洲,联合实验室目前正在法国和荷兰建设。巴西法国联合实验室设在法国农业研究中心,研究领域集中在农业经济、自然资源和食品技术等方面。巴西荷兰联合实验室设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中心,研究领域集中在生物技术、植物及动物科学、环境、食品和社会科学等方面。此外,巴西还计划在英国和德国设立联合实验室。
在非洲,巴西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4月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成立了一个类似办事处性质的办公室,其目的是向非洲传输巴西的畜牧和林业技术,促进技术合作。近年来,巴西与南非的联系十分紧密,在植物种质资源交换、土壤和水资源利用、生物控制、水果保鲜、生物工程等领域不仅开展了大量技术合作,而且还进行技术转让。
在拉丁美洲,巴西农业科学院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都设有办事处,旨在推动与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在亚洲,巴西拟在中国和韩国设立联合实验室。
近20年来,巴西对种业市场实行开放政策,采取“拿来主义”,引进了大量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目前在巴西种业市场中,外资约占l/4份额,但在大豆、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品种中,由于转基因技术占有很大比例,外资种业公司占有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依托农业优势开发生物能源产业链
巴西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甘蔗和油料作物,可用于提炼乙醇和生物柴油。依托这一优势,巴西开发出了以乙醇为中心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巴西就制定并开始实施了以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的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用立法作为推广乙醇燃料的必要手段,通过法律形式保障乙醇燃料、汽车生产商及消费者的利益,并通过补贴、设置配额、统购乙醇以及运用价格和行政干预手段鼓励使用乙醇燃料,为发展乙醇燃料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巴西经济明显下滑,失业增加,消费下降。为了应对危机,巴西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发展节能低碳新兴产业。2009年,联邦政府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预算投入总额达到410亿雷亚尔,着力发展生物能源产业鼓励发展生物燃料汽车,制定发展生物燃料的发展规划和产品标准。在第二代生物燃料研发方面,巴西已经尝试从甘蔗渣、各种植物纤维、秸秆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中提取纤维素乙醇的技术,加快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研发生产。
巴西通过综合运用金融、法律、经济和科技等手段,在生物能源发展中形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研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
韩国:开发七大农业前沿技术
记者 辛华 北京报道
近年来,在“以工补农”政策指导下,韩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面对农业从业人口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等给韩国农业带来新挑战,韩国大力发展七大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强化农业技术的商业化和实用化,努力使农业变成高附加值产业。
重点开发七大农业前沿技术
随着韩欧、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韩国农业特别是畜牧业面临的冲击将不可避免。同时,经济结构的变化使韩国农业人口逐年减少,而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另外,气候灾害日趋频繁也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挑战。
韩国政府于2008年出台《农业科技中长期研究开发战略(2009—2017年)》,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和安排。
首先,提出重点开发七大农业前沿技术,包括应对国际谷物不足、确保粮食安全的生产技术,资源循环型有机农业技术,节能及生物能源技术,进口替代新品种技术,应对自由贸易协定冲击而提高农畜业竞争力技术,替代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资源利用技术,节约饲料成本开发替代饲料生产技术等。计划从2009至2013年年均增加相关预算14.5%,为实现技术指标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韩国农业前沿技术研究及新型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实现农业信息化、转基因技术和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等方面,并在设施园艺、花卉、植物工厂、食用菌生产等方面不断探索。
其次,高度重视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韩国农村振兴厅发表的资料称,在2008年韩国农业基础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今后的农业基础研究及原创技术开发要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注重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并加速产业化进程。
作为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举措,韩国政府于2011年在全罗北道投资兴建“农业生命科学研究园区”,有3000多名人员入住,其中博士级高级人才830多名。该园区主要从事农业基础研究及尖端技术开发,涉及粮食作物、园艺作物、畜产新品种等领域,并从事相关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目标是将其建成农业产业的创新基地。
第三,提供法律保障并扩大资金支持。在法律法规方面,韩国政府颁布实施《农林水产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法》、《亲环境农业发展法》等多部法律,对农业综合技术、分领域技术研发计划的制定、研发管理、经费预算、企划评价、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今年1月,韩国政府发表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补充对策”,宣布在今后十年内向农业领域投资24.1万亿韩元,用于弥补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可能给农民带来的冲击和损失。如果把有关税收优惠也计算在内,那么今后十年政府的支农资金规模将达到54万亿韩元左右。
强化农业技术的商业化和实用化
韩国政府在重视扶持农业技术研发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农业技术的商业化和实用化。政府规定对农渔业经营者转让技术免收技术使用费,对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则分别减免70%一80%和30%的技术使用费。同时,农业技术院所还承担农产品、土壤、农药、肥料的安全性及农产品储藏、加工、利用的实验研究,家畜疾病预防及防疫技术指导,副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所需经费由政府拨专款给予支持。
2009年9月,韩国政府出资成立了名为“农业技术实用化财团”的半官方机构。该机构受政府委托,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研发成果的中介交易,通过该机构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快将技术成果转移到企业等需求者手中,实现技术的产业化。2011年,该财团成功将某研究机构拥有的橘子皮再利用技术转移给化妆品制造企业,从而获得了韩国知识经济部颁发的技术商用化最高奖。
农林水产食品部还根据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经济产业波及效果,设立了最高研究人员奖、新知识研究员奖、先进研究员奖、现场技术支援奖等多种奖项,对研发有功人员实行奖励并与提职挂钩。
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金种子工程项目”
近年来,为应对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带来的挑战,韩国政府又对种业创新进行了重大调整,即由政府主导转向支持企业创新。为此,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制定了“2020种子产业综合发展对策”,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目标,大力支持民间企业投入种子资源研发。其主要措施是:
第一,实施“金种子工程项目”,计划从2012年起的10年间投资49ll亿韩元,支持企业开发水稻、土豆、玉米、辣椒、白菜、西瓜、鲍鱼等10种出口产品和生猪、鸡、西红柿、柿子、百合、蘑菇、洋葱等9种旨在解决进口替代的粮食、蔬菜、水果及水产品优质种苗资源,把种子产业发展成动力产业。
第二,政府投资建立研发、加工、流通一体化的民间育种研究园区,将吸纳20余家育种企业和相关机构入住,计划在未来10年间投资8140亿韩元(政府投入6540亿韩元),研发出20种世界品牌的战略种子资源。
通过上述措施,使主要粮食作物、畜产和水产等的新品种种子开发、生产和供给逐步实现民营化和市场化,减轻政府负担并提高开发、普及效率。同时,伴随着种子开发及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种子产业与医药和生物产业相融合。政府将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市场调查和信息提供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支援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和竞争力,为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