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心获得一项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


11月11日,我院生物中心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专性寄生外源信号物质作用研究”通过了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这也是生物中心今年以来取得的第三项自治区登记成果。

该项目由生物中心宋玉霞研究员主持完成,项目依据肉苁蓉专性寄生特性,建立了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生长技术体系;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寄生生长关键时期(种子萌发、吸器形成)的作用机制,确定了能够显著促进肉苁蓉种子萌发、吸器形成的重要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比较研究了寄主梭梭根的生长发育、结构特征、矿质营养元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等防御能力相关因素与肉苁蓉识别寄主和专性寄生的相关性,探讨了肉苁蓉识别寄主的关键时期和决定专性寄生的主要因素,为揭示专性寄生植物寄生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首次建立了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技术体系;确定了促进肉苁蓉专性寄生的主要外源信号物质和识别寄生的关键时期;在细胞学水平上揭示了肉苁蓉吸器细胞发生与形态特征;系统比较研究了寄主根防御能力与肉苁蓉识别寄主及专性寄生的关系。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该项成果可为肉苁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技术应用示范提供了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