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泥鳅”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引导农民增收
河南民权县庄子镇,数千亩荷塘绿意盎然。近日,记者在该镇看到,荷塘中莲叶下的泥鳅不停的穿梭,泛起阵阵涟漪,池塘边村民正在收网捕捞泥鳅……在这收获的季节,该镇“莲藕+泥鳅”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不仅让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泥鳅还远销国外。
庄子镇属于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农业乡镇。全镇有背河洼地1.8万亩,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区位、水利等优势经过多年综合开发,已建成8000亩优质水稻基地,2000亩优质西瓜基地。目前3000亩“莲藕+泥鳅”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使当地村民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藕池边,正在捕捞泥鳅的史先村村民史保乾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承包了村里18亩背河洼地,种上了莲藕,由于土质差产量低,一年下来赚不到钱。这两年在镇里的引导下,一方面对土地进行改良,并从只种莲藕改为“莲藕+泥鳅”的立体种养,仅去年每亩池塘收入就有1万多元。
“这两年俺们的泥鳅还销到韩国,头一开始20—30元/每斤,现在就卖到40元/每斤。” 史保乾兴奋地说。史保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眼下每亩莲藕产量3000斤,每斤2.5元种植莲藕计算可收入7000元,再加上每亩能产泥鳅100多斤,按目前每斤三四十元计算,每亩池塘一年至少可收入1万元。
史保乾还说,农家肥释放出微生物供泥鳅食用,泥鳅的粪便又可以滋养莲藕生长,这样一举两得,减少了投入。目前,自己种的莲藕不施化肥、农药,莲藕和泥鳅全部是生态养殖。
据介绍,史先村多为滩坑地属于黄河古道,以沙地、碱盐地荒滩为主。2005年由于当地土地不断减少,镇政府开始引导农民开荒种地,目前全村除了1100多亩责任田外,已连片建成莲藕池塘3000余亩。
“原来村里的地是沙地、碱地、盐地一片荒滩,什么也不长。后来农民看到地越来越少,村民纷纷开荒种地并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史先村村委副主任王中堂说,头开始农民按照传统方式,只是简单地种植了一些莲藕,但收入很低,积极性不高。发现这些情况后,镇里专门组织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科技服务指导。
“村民按照技术要求开始在池里打上梗,形成了一方一方的池塘,每户可以安全的在池塘里种上莲藕,养殖泥鳅。” 王中堂说,随着村民种养莲藕和泥鳅面积不断扩大,镇里在加强产前技术培训的同时,对产中管理指导、产后销售服务也十分重视。
庄子镇党委书记杨裕兴说,镇党委政府把水源引到村里,引导农民种莲藕、水稻,养殖鱼,现有莲藕3000多亩,水稻5000多亩,还有鱼塘等等。目前镇政府已把培养经纪人作为全镇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帮助村民打开销路,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莲藕+泥鳅”的立体种养模式,不仅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注意到,这里的黄河堤北岸边已形成了水稻绿菌,莲藕飘香,鱼蛙跳跃的美丽的乡村田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