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亟待开发的林下超级种植项目——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混交林中,卓玛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加工,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这段对白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这部风靡一时的纪录片将松茸作为开篇之珍馐隆重推出,足见野生食用菌在饮食文化中非同一般的地位。

“不过,同产于云南、真正的顶级食材其实并非松茸,而是松露。松露气味特殊,富含特殊营养物质,产量稀少,与鹅肝、鱼子酱一起被称为三大世界顶级奇珍异馐食材,被誉为‘厨房里的黑钻石’。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松露价格为每公斤2000欧元-3000欧元,而意大利产的‘白色黄金’白松露品质最高,每公斤价格达数万欧元。”刘培贵说。

刘培贵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1997年在云南省丘北县的一次野外考察中意外发现此前国内罕见报道的一种真菌——松露,目前已成功探索出松露种植及其荒山荒坡绿色产业发展的新型森林农业经济模式。

山林绿色钻石一直少为人知

“松露之于欧洲人,就像虫草之于中国人。”刘培贵说,“尽管欧洲人对于松露的研究、培育、食用历史早已超过2000年之久,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形如土豆、色如煤炭的松露并不美味。”

“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熟、怎么采、怎么吃,这正是阻碍中国人认识松露顶级食用价值的三大原因。”

松露,中文学名亦称块菌。松露是一种共生于树根的块状菌类,在土壤里侵染特定树木的根系,形成一种植物与真菌共生的特殊结构——菌根,偏好碱性高钙土质。高品质松露主要出产于石灰质地区内。

产生松露的菌根具有庞大的地下外延菌丝,这些菌根及其外延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供共生植物生长。松露菌根及其地下菌丝的强大吸收能力,导致生长松露的地方,其他植物很难生长。所以,寻找一贯难觅踪迹的松露,这几乎成为一条重要生态线索。

“在研究中,我们曾经发现,在松露生长的菌塘内,紫荆泽兰几乎全被抑制或杀死。这为外来有害物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控提供了一条崭新路径。”

通常,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黑松露成熟期,最好的采集季为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

寻找松露的过程十分有趣,各国“松露猎人”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

在法国,人们习惯把母猪当作收获黑松露的得力助手。成熟母猪嗅觉极其灵敏,对松露的独特气味尤为敏感,在6米-7米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深埋地下25厘米-30厘米的松露。但母猪贪吃松露,而且用鼻子拱开地面时会破坏地下菌丝,导致产量下降,故用猪来采集松露渐被禁止。

现在,人们更喜欢用经过专门训练的聪慧猎犬,它找到松露后会等主人来用小耙子小心翼翼地从土壤中将珍贵的松露采挖出来。

合成菌根树苗实现人工栽培

野生菌菌根性食用菌作为一类小分子高蛋白、低脂肪、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绿色生态食品,需求日益旺盛,仅靠天然林下的自然产量供不应求,价格仍会不断飙升。“1995年-2005年国内松露出口量为200吨-300吨,2013年不够50吨,今年可能到不了30吨,日趋减少已成不争事实。”

产量剧减,与野蛮采集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人工培育力度远远不够。

松露生长在地下,需要与特定树木的根系共生,无法进行传统人工栽培。经过多年探索,刘培贵研究组已成功研究出松露菌根树苗的合成技术及其管理规程。

“培育松露菌根树苗,有点像人体接种麻疹疫苗。通过对无菌树苗进行菌种接种,在胁迫的条件下,松露菌种侵染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菌根,以此来培育出人工合成的松露菌根树苗,再移栽造林。目前,我们已批量合成黑松、马尾松、板栗、滇杨等与国产印度块菌感染合成的菌根树苗,也成功获得了中华夏块菌、国产白块菌的菌根树苗。”

2008年5月在昆明市西山区砚台山,刘培贵建立首个块菌实验种植基地,面积40亩;2012年12月产出了第一批黑块菌,宣告我国块菌人工种植获得成功。

目前,这一项目已完成1.9万株菌根苗的合成和移栽,建立试验示范种植园1000余亩,分别种植在云南的文山西畴、丽江永胜、昆明团结乡及东川等,贵州毕节、四川西昌、重庆万盛也有种植。除西南地区外,在浙江嘉兴、河北廊坊、北京房山、江西赣州、新疆乌鲁木齐等也在进行少量试验种植。

“现在,我们的基地每年可生产松露菌根苗5000多株,可建120亩种植园。当然,这可不是普通的绿化树苗,一株松露菌根苗需要近2年时间才能有效合成。”

绿化荒山林下高产两全其美

块菌人工种植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不只是因其昂贵的市场价值,还因其独特的生态价值。

虽然誉满全球,松露却偏偏嗜好贫瘠、偏碱性的石灰岩土壤类型,有“贫瘠土壤的宠儿”之称,天生具有在石灰岩地区种植发展的本性,尤其适合在我国喀斯特石灰岩山区开展造林绿化。

松露主要生长在松科、山毛榉科、榛科、桦木科等植物组成的山地森林,其地下菌丝与共生植物的根系共同形成菌根,可以提高树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能力,大大提高共生树木在干旱、砾石坡地、碱性、低温等不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松露种植园与传统的造林绿化相比,除严格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之外,几无区别。

“2012年5月,在云南文山西畴的石漠化治理项目中,我们种植了块菌菌根苗近300亩,目前长势良好。最近两年,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新疆乌鲁木齐及浙江嘉兴海盐石灰岩废弃矿山遗址,也建立了种植园试验基地,目前菌根检测情况良好,为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走出了重要一步。”刘培贵说。

种植园采收时间取决于菌根生长发育情况及管理措施。一般情况下4年或5年即可产出,初期每公顷产出10公斤-200公斤,后期逐步增加,造林10年后进入高产期,管理得当,产出期可持续50年-60年。

“在云南,每年各种野生食用菌出口8000吨,产值30亿元,占全国70%,从事企业和人员分别为400余家和500余万人。而松露价值居所有野生食用菌之首,发展松露绿化种植业,既能绿化荒山荒坡,又能实现高附加值的林下产出,可谓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超级种植项目。”刘培贵说。

来源: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fangtan/jbft/content/2014-11/04/content_27488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