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的社旗样本
社旗县李店镇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物联网技术,为每座蔬菜大棚安装摄像头,把时时监控的视频画面上传至网络,同时为蔬菜产品制作二维码,方便消费者在超市的终端机或手机上查询,大大提高了蔬菜的收益。
社旗县规划建设的10万亩现代农业先导区雏形初现,逐步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生动典范。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现代农业搭建高水平发展载体是县里的一个重要决策。”县委书记余广东介绍说,“打造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先导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农业先导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带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两核三区’,使其真正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导、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县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伟斌介绍说。
“两核”落地生根。“两核”分别是社旗县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和湾刘农业观光景区。依托省农科院、上海同济大学的科技支撑,构建生态和谐的产业结构和循环型产业链,开展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环境承载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带动本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
“三区”雏形初现。“三区”包括万亩设施农业和蔬菜种植区、万亩特色种植区和万亩小杂粮种植区。
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是该县现代农业先导区的核心园,拥有由25座日光温室和16座钢骨架大棚组成的育苗展示中心,由150吨位冷藏保鲜、150吨位气调保鲜和100平方米采后处理车间组成的果蔬保鲜中心,年繁育700头优质奶牛的奶牛繁育中心,可开展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信息培训中心及由300立方米沼气池、100立方米储气柜及沼液沼渣分离装置组成的生态农业中心。
位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东侧的丙玉蔬菜标准园是先导区的又一个高效农业的典型。现拥有12座温室及300余座拱棚,2012年还被选定为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直供蔬菜产品,每棚的经济效益达15000元以上。标准园带动了全镇及周边的蔬菜产业发展,已发展露地蔬菜2000亩,蔬菜大棚1000多亩,带动200多户群众从事蔬菜产业,大棚蔬菜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净增6000元以上,还使近300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中,该县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目前已建成富园牧业、“果草禽一体化”有机生态园、宛东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等10家主导企业,先导区土地生产率比全县平均值高30%以上,人均农业产值达到8000多元,比全县平均高40%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
湾刘800亩“果草禽一体化”有机生态园是占地约6500亩的观光农业的核心区。近两年,围绕湾刘水库的500亩观光水面发展特种观光养殖、水面垂钓、水上游乐;利用库区的1000亩杨树林、60亩草地发展林下家禽、瓜果立体种养;利用500亩景观林带和生态园内的500亩水果采摘园配套修建了林下小道、休憩场所,在库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立体景观,在周边形成了绿野、绿荫、绿廊、碧水相互环绕,花、草、树、禽及水生物等相互映衬的生态景观,群众和游客在此可以尽享“水库环绕,一条生态廊道;鸟语花香,一曲生活乐趣;闹中取静,一段难忘之旅”的超值体验,成为现代农业先导区打造的生态农业新样本。
在富园农牧万头奶牛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成群的黑白花奶牛在开阔地上随意游荡,满载牛饲料的TMR饲喂机在一个个大棚间奔走,面向社会招聘的专业大学生及工人们或检验各项配料指标、或按程序给牛添加饲料,忙得不亦乐乎。生态牧场采用新的“散养模式”养牛,牛可以自由“散步”,自由进食,自由饮水,牧场里建造有既可避风避雨,又充满阳光空气的敞开式钢结构标准牛舍,管理人员还可以对每头奶牛进行24小时的全程健康监控。在这样的现代化牧场里,奶牛的生活更生态、更舒适,牛奶的品质自然更高。
“目前,先导区内粮食耕地面积稳定在5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万亩,玉米4万亩,小杂粮、红薯、油料等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1200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建成豫西南地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先导区内休闲观光农业增加值达到1200万元。”谈起现代农业先导区的未来,县长张荣印信心满怀。2
压题照:现代农业先导区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已建设日光大棚300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