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境口岸确保公众安全

日前,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齐京安做客由新华社北京分社主办的“2014首都民生对话”栏目,就老百姓关心的“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进展”“违规携带动植物入境危害”“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防控埃博拉疫情10项措施严防进境

近日,埃博拉病毒仍在蔓延,世界卫生组织10月31日发布了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各国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3567例,其中4951人死亡。作为把手第一道防线的“国门卫士”,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担负着防控埃博拉疫情进境的重任,在北京的国境口岸,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从8月初开始实施10项措施开展防控工作,局长齐京安表示:在国境口岸可确保公众安全。

齐京安介绍,“目前,首都机场没有对非洲疫区国家和地区的直航,但有17条航线涉及到来往非洲的旅行者,一周航班共86架次,是全国最多的。”

虽然首都机场口岸情况特殊,但从8月初,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已实施10项措施,科学防控埃博拉疫情入境,包括空中报告、机上广播、重点航班登记检疫、医学巡查、体温监测、设置专用通道、医学排查、信息传递、对飞机货仓、航站楼环境定期消毒、暂停审批来自疫区的生物制品进口。

“以空中报告为例,如果旅行过程中有旅客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经过空中报告后这架航班降落后就不再进入公共通道,停靠远机位后将有症状者和密切接触者直接筛查出,移送到指定地点进行下一步排查。”齐京安解释说。

齐京安说,在经历了SARS、甲流防控后,信息披露、多部门应对机制不断完善,检疫人员防控经验和装备都有提升。对于入境旅客,检疫人员通过红外体温监测系统监控体温,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就将对其进行传染病排查。“此外,即使有人逃离疫区,也需要转机来到中国,目前非洲国家在对离境人员都进行体温监测,已形成了地理上的‘二次屏障’。”

据了解,疫情防控阶段,口岸检疫人员对近期入境人员、货物等的检查工作将加强,通过提前了解中转航班旅客的国籍信息等手段,实施重点航班、重点人群布控,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最新疫情流行区信息实时调整重点查验范围;对具有发热、极度虚弱、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等症状人员,如不能明确排除感染嫌疑的,将立即移交指定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据统计,从8月4日至11月4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对1127架次重点航班进行检疫。排查来自疫区人员4632人,其中外籍人员1747人,中国籍2885人。转送医院37人,已由地方卫生部门排除埃博拉出血热感染嫌疑36人。

不断截获违规入境动植物勿为“情趣”破坏环境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除了承担卫生检疫外,同时承担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和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的检疫工作。

齐京安说,2013年,检验检疫部门截获旅客违规携带物、邮寄物41万批次,其中有害生物4万多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均对禁止携带、邮寄物有相关规定,以防止病虫害传入,保护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一些游客为了满足自身愉悦,甚至利用瞒报手段,在书本、毛绒玩具内夹带境外植物种子入境,一旦随意播种就有可能造成环境灾难性损失。”齐京安说。

齐京安介绍说,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携带动植物入境的携带者将处罚3000元以下的罚款,如造成生物灾难,按照刑法规定处以三年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齐京安建议消费者不要通过“海淘”方式从境外购买动植物,一旦违反规定,消费者将面临物品查扣、销毁风险。由于首都机场口岸日均包裹数量巨大,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逐步加大口岸包裹的抽查力度,用技术手段进行管控。

把关进口食品安全消费者别迷信洋品牌

近年来,进口食品贸易快速增长,各大超市的专柜摆满了多种“洋食品”让消费者选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新鲜,都认为进口食品质量比较有保障,那么进口食品是否如此“靠谱”呢?

齐京安介绍说,食品安全在质量控制的商品中是最难的,它的保管条件、运输条件有特殊的要求。“食品安全控制是一个世界性话题,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食品安全问题。”

“从北京口岸来讲,有些大的进口品牌食品照样有问题,某品牌的矿泉水价格很贵,但在一次检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它的亚硝酸盐超标,按照规定对这批产品进行了销毁”。齐京安说,总体来讲,进口食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在检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进口食品主要表现为微生物超标、添加剂超标和食品标签存在问题。

齐京安建议消费者在正规商场和超市专柜选购进口食品,凡是经过检疫部门检验的进口食品都可以保障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