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企西进在吉尔吉斯斯坦烙下中国印记

第1页:彰显农科特色 第2页:实现互补共赢

今年7月,在吉尔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凯克东郊的莫斯科区,中亚地区首个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来自杨凌的旱作现代农业科技在该国成功落地。自此,这片以姑娘发辫和草原毡房为特色的异域他乡,留下了来自中国陕西的“杨凌”烙印。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我省明确提出要把杨凌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这为杨凌进一步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杨凌要率先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中大有作为。

发挥趋同优势 彰显农科特色

去年12月,热孜·申玫丽科娃结束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的学习,准备启身回国。申玫丽科娃是哈萨克斯坦西南动植物研究所的蜂业主管,来杨凌主要是学习动物养殖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她和一起同行的30多位同学,都是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基金的支持下,为哈萨克斯坦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前来“取经”的。

按照学历背景不同,申玫丽科娃和她的同伴们,分别在农林科大动科学院、农学院、植保学院,度过了美好的两个月时光。学习之余,他们上大雁塔,逛农高会,游兵马俑,尝蘸水面……对陕西充满了好奇和热爱。在回国去机场的路上,申玫丽科娃和同学们对杨凌恋恋不舍,纷纷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会再来杨凌,希望今后能与农林科大在牛、羊、骆驼等培育和养殖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旱区自然条件的高度趋同,让中亚国家对旱作现代农业科技需求更加迫切,也让杨凌示范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优势凸显。17年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总效益达到133亿元,推广国内外动植物良种1700多个,面积超过2亿亩,转化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逾千项,让干旱半干旱地区5000多万农民受益……这些都为杨凌“破题”丝绸之路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杨凌独具特色的“农科优势”,已成为我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一张“王牌”。

致力农高盛会 构建合作平台

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将于11月5日正式拉开帷幕。届时,杨凌将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欢聚一堂,同台唱“戏”。

近几年,从逛会农民到参展客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农高会的“洋味”越来越浓。无论是“现代农业高端论坛”,还是“中外农民创业论坛”、“驻华使节杨凌行”等,都折射出农高会走向国际化的显著特征。

目前,杨凌农高会不仅成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也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提供了舞台。为打造“新起点”,杨凌早早“甩开了膀子”。

7月4日,由商务部主办,杨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管理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杨凌)举行。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4个国家的12名农业官员,参加了为期21天的研讨学习。这不仅是上合组织首个高层现代农业研修班,也是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现代农业研修班。凸显了杨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农高会,“新丝绸之路”将成为最大亮点。届时,不但有多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专场签约,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政要、嘉宾,还将在农高会国际合作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合作恳谈会、丝路国家驻华使节杨凌行等活动,也将成为农高盛会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