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本报讯 2013—2014年,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分别达到22.06亿元和23.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分别达到14.89亿元和16.73亿元。该省国家开发县数量达到99个。

湖南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主动融入和服务发展大局,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快提质升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原则,将资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从2014年开始,实行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并轨,进一步提高投资标准,在99个国家开发县全面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2年来,共投入财政资金31.5亿元,用于实施土地治理项目。通过2年的项目实施,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44万亩左右,打造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点围绕优质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集中80%以上的产业化项目财政资金进行扶持。同时,引导各开发县将地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较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项目遴选出来,每个县重点突出1—3个产业进行扶持。2013年—2014年,分别投入财政资金2.97亿元和4.49亿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共立项721个项目,扶持398个农业龙头企业和3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种植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三是加快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改善灌排条件。2年来,利用土地治理切块内项目和部门项目两个渠道,共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新建中型灌区项目19个,努力做到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成片连网,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外部水源。

四是加强沟通协调,抓好部门项目管理。2013年以来,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72亿元,重点支持了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名优经济林、良种繁育和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等项目,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