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刘正銮让棉花育种成为招牌

日前,记者来到太仓市棉花育种中心,远远看到试验田里一位头戴草帽的老人正在和谁交谈,客人是专程从南通如东的育种中心来太仓寻找正宗“太空棉”的育种大户。“太仓在棉花育种行业内的名气很响,没想到大家口中的育种专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还在试验田,真是难得!”眼前这位脚穿解放牌球鞋的老人正是棉花育种专家刘正銮,胸前挂着的小布包里装着他记录各种数据的小本子。从青年到暮年,他将40多年的岁月播种在太仓的棉花试验田里,收获的是一个又一个棉花新品种得到审定,并播撒在长江流域的土地上。

1970年,从苏州水稻育种中心来到太仓的刘正銮开始搞棉花育种可谓“白手起家”。当时正是苏南地区棉花种植高峰期,光是太仓的棉花种植面积就有24万亩。那么大的种植面积,好的棉花品种却没有,种子都要从外地购买。为了培育好的棉花品种,刘正銮和同事们全面撒网,从山东、河南、安徽以及江苏南京、盐城等地的育种中心要来样种。育种研究周期长、工作量大,也许十年才出一个成果,有时一个品种研究了几年最终经过验证还是失败,这期间除了需要有耐心外,还需要一份坚持。七、八、九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期,当时刘正銮天天起早摸黑,给上万株棉花挨个做标记。

就在太仓撤县建市的前一年,1992年,刘正銮终于培育出第一个经过江苏省审定通过的棉花品种“苏棉4号”。在接下来的6年中,苏棉8号、12号、16号接连通过审定,这在江苏省极为罕见,其中“苏棉8号”还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上世纪90年代,“苏棉8号”成为苏南地区棉花种植的当家品种,江苏棉花种植的一半面积都使用这个品种。同时,“苏棉8号”还被推广到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累计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创社会效益30多亿元。当时,除了各地的棉花育种中心相继到太仓来开现场会外,中国农科院、中国棉花研究所的全国棉花研究总结会也放到太仓开,太仓棉花育种的名气一下子响起来。

2000年,全国的棉花育种开始由常规棉向抗虫棉转变,刘正銮他们也及时开始研究培育抗虫基因杂交棉,并于2008年培育出第一款抗虫棉“苏抗杂1号”,随后在2009年培育出第一款以地方名命名的抗虫棉“太仓602号”,这也是当年江苏省审定的唯一一个杂交棉新品种。刘正銮说,以“太仓”二字命名,说明了江苏省对太仓育种水平的肯定和重视。“不仅省里重视,近年来,市财政局、农委、科技局等部门给予棉花育种中心的投入越来越大。”

2006年,刘正銮开始承担主持国家航天育种工程中的“棉花育种”课题,由他培育的棉花种子由“实践8号”科研卫星送上太空,通过太空特殊辐射诱变,培育质量更优、产量更高的“太空棉”。如今,7年过去了,刘正銮采用营养钵育苗技术培育的太空棉,与普通棉花相比,棉桃体积足足大出了两三倍,而且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去年,刘正銮培育的“太5001”太空棉品种送到省棉花育种中心做实验,实验证明这批种子培育出的棉花品质好、产量高,但要进入实质的推广种植阶段估计还要几年时间。刘正銮说,虽然从事育种研究工作常遭遇失败,但是一旦出成果,价值就难以估量,正因为如此,他喜欢坚持下去。“我将尽我所能在‘太空诱变育种’、‘转基因抗虫棉选育’、‘棉花三系配套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探索,继续选育具有太仓品牌特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刘正銮说,只要身体允许,到80岁,人们能找到他的地方还是这片棉花试验田。

由于在长期棉花育种工作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刘正銮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农林系统先进人物、2008年度苏州十佳魅力科技人物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太仓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