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助力设施农业 应用成效明显

核心提示: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论证,今年6月份,我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包括148个硬件设备、80个软件系统、39个应用模式、43个市场化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涉及农作物设施农业、“四情”监测、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业和领域。

【设施农业网(http://ssny.agrisources.com.cn)】2014年10月29日讯 2014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十二届农交会期间同时举行,其中26日召开了农业物联网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分论坛。与会的有关人士认为,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方兴未艾,正在助力我国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更加精准高效。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论证,今年6月份,我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包括148个硬件设备、80个软件系统、39个应用模式、43个市场化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涉及农作物设施农业、“四情”监测、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业和领域。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一套应用于大棚的农业物联网设备(主要包括常规的传感器和云平台,不包括风扇、湿帘、灌溉、天窗等外接设备),成本在八千到两万元之间,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出值相对较高的设施农业领域。由于生长环境实现了实时监测和调节,非常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另据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北京、黑龙江、江苏、天津、上海、安徽、内蒙古、新疆等8个省(区、市)承担的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已先后启动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6日,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之农业物联网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分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与会官员和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在五个环节的应用成效明显。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等与会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在五个环节应用成效明显:

一是在农业资源的精细监测和调度方面,利用卫星搭载高精度感知设备,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精细农业资源信息,配合农业资源调度专家系统,实现科学决策;

二是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方面,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

三是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方面,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四是在农产品质量溯源方面,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五是在农产品物流方面,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采集跟踪,有效提高农产品在仓储和货运中的效率,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2013年,农业部在天津、上海、安徽率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支持三省市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及农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分别以设施农业、奶牛养殖与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监测为重点领域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的推广应用模式,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分阶段推广应用。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