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作战”带来粮食高产
十月,收获的季节。在豫、鲁广袤的田野上,联合收割机、耕地拖拉机、运粮三轮车在地里、小路上来来往往,成群觅食的鸟儿时起时落……田头,晒场,农民一边干着农活、一边攀谈着,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今年收成好”、“技术服务得好”是他们回答记者提问常说的话,身在其中,能感受到农民因粮食丰收而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几年,豫、鲁两地以创新为动力,发挥农业集聚优势,是粮食高产的关键所在。
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七次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的山东省临邑县,在去年产粮92.9万吨、实现“十一连增”的基础上,今年冲刺全年总产百万吨目标;素有“豫北粮仓”之美誉、中国小麦第一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的滑县,据农业部门测产调查,今年15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方平均亩产高达1506.4斤,引领全县秋粮平均亩产突破1200斤。高产的原因的是什么?两地农业部门官员的答案如出一辙: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河南兰考县,县农业局副局长王武军说,今年河南大旱,县政府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在原有灌溉条件基础上,新打机井240眼、维修机井300多眼、配备水泵240台力保丰收。“与去年相比,玉米亩产增加近15公斤,增幅3.5%。”
去年以来,临邑县以高产示范方建设为载体,坚持全县“一张图”。
打破乡镇界限,整合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累计投资2.6亿元,牵住水利“牛鼻子”,精心实施小农水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全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70多万亩。“今年,我们承担农业部夏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任务。据农技专家测产,10万亩示范方内玉米平均亩产达687公斤,玉米预计收获83.2万吨,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百万吨。”临邑县县长林春元说。
组织农户入社,节约种地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量
“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还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打药施肥,统一收获,统一秸秆还田,省钱还省了心。”山东汶上县次丘镇双楼村村民朱来阔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加入了合作社,农忙省心了,“我们只是把粮食运回家就没事了。”
汶上县县长王宏伟介绍,政府积极培育植保、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依托全县供销网络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了以县供销社为主导,以农机、植保等服务性合作组织为支撑,村‘两委’参与的组织经营体系,组织农民加入合作社,同时为农民提供耕种、管理、收割、烘干、储藏、销售等过程的土地托管或半托管服务,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还节约种地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量。”
在河南滑县,为了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政府组织全县各乡镇的新型经营主体、种田能手、村干部代表等深入到示范合作社,实地观摩合作社高产种植技术,用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例子,引着他们看,带着他们干。
在临邑县,政府创新建立党支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农户以资金、技术、农机具或土地等多种形式入股,吸纳乡土能人、专业大户、个体工商户等入社,根据不同专长设立服务小组,实现农业技术、机械、信息等各类资源要素的聚集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临邑县孟寺镇赵家社区3个村入社土地2906亩,合作社通过与社员合股购机、分期付款的方式,优惠购置6台收割机。一季麦收下来,机械作业纯利润8万元,合作社分红4.1万元,让农户真正认识到“镰刀干不过大机械”,抢着入股加入合作社,全县小麦、玉米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合作社的统一服务,促进了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结合,使粮食生产节本增收提效,解除了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后顾之忧。”临邑县农业局局长王凤海说。
另外,各地种粮大户为了抵御种地风险,相互结盟走集团化之路谋发展、保增收。记者跟随“秋粮探行”采访组一行一路走下来,确实看到了当下农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如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科技带头户为辅助,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把粮食生产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种地真正得到了帮助;两地农业生产方式也基本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到机械作业为主的大跨越,农业灾害预测预警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其实这一切,正是当下和未来农业发展、粮食增收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