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险专家建议中国官方转基因科普手册改书名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马丽 实习生朱妮)世界粮食日再次引发各界对“转基因”的讨论。来自美国的风险交流咨询顾问、哈佛大学研究师David Ropeik教授昨天在“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对中国官方出版的转基因科普手册《理性看待转基因》一书的书名提出不同看法。

《理性看待转基因》是由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转基因“部际联席会”)和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专家编写的“科普宣传大纲”,目的在于“普及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公众认知水平”,“期望能向社会传递科学、权威、客观的信息,使公众能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上周在武汉举办的“全国媒体记者转基因报道研修班”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也以此为题与媒体沟通。

科技界此前普遍认为,舆论“反转”的原因主要在于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不了解。会议期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忠平教授向媒体诉说“我们这些穷秀才们的委屈”,希望“有机会让崔永元来听听我们这些声音”,“他的声音很大,我们的声音就发不出来”。林忠平以他在北大上课时对学生对转基因看法的现场调查为例,“讲课之前赞成转基因只占5%,犹豫占10%,其他人都是反对的,但是如果给我三个小时的时间,把课程讲完了,结果就反过来了,绝大部分都赞成做转基因,只有少数的人还坚持反对。”

对此,Ropeik认为,科普的内容也要符合风险沟通原则和受众的心理特征。对于《理性看待转基因》的标题,Ropeik直言与风险沟通原则不相符,“这是在要求读者去怎么感受”,风险沟通的过程要纳入人们对科学心理上的认识和感受要素。他建议改成“这本书上的信息可以帮助你去认识(或感受)转基因”这样更有亲和力、而非命令式的命题,才不会让人们感到生硬。如果能够在风险沟通的时候,呼应到人的心理特征,这种沟通或者这种宣传会更加有影响,Ropeik说。

对于自己的立场,Ropeik强调,“我在这里发言并不代表美国的立场,也不代表任何反对的声音。”Ropeik表示自己只是发挥一个教授的角色,帮助科学家理解公众对一些问题的恐惧和恐慌心理。“理解这些恐惧的心理之后,我们对公众可以给予更多的尊重,同时给他们施加更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