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水稻害虫生物防治新模式在宁波鄞州区的成功应用

眼下,正值水稻挂穗收割季节。宁波鄞州区东吴镇宝瞻公路旁的连片五百余亩稻田里,与传统水稻害虫防控模式不同的是,采用的却是由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的生物防治技术,甚至可达到完全不使用农药的防治效果。

稻田不用农药是天方夜谭吗?种植成本会增加吗?水稻的米质有变化吗?近日,我们随着我院专家和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的工作人员,来到田头,一探究竟。
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稻田没有整齐划一的水泥田埂,取而代之的是泥垒的生态田埂,而且田埂上还长满了杂草,好像已经好久没人打理了。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杂草啊!是我们经过多年反复实验筛选出来的功能性杂草——香根草”。面对着我们的疑问,植微所田俊策博士讲解道:“我们筛选的这种功能性杂草对水稻螟虫的诱杀能力非常强。螟虫被引诱到这些草上产卵,水稻被侵害的概率自然就会大大减少。你看,我们还在田埂上按一定间隔分批种植了芝麻,田块间插花种植了芝麻,并在田边留草和撒种草花,冬季种植绿肥,这些看上去与稻田格格不入的植物,被称为栖境植物、储蓄植物和蜜源植物,是给害虫的天敌——寄生蜂、蜘蛛提供替代寄主、食料和庇护所,改善天敌生存的微气候;通过生境调节和昆虫行为的调节,达到保护天敌,提高稻田生态系统整体对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效率。”

“这是一个人工建成的生态岛。”顺着田博士指的方向,隐约远处有小岛建在稻田内中间。走近发现,岛边环绕着一汪清流,水生植物扎根其中,一间茅草屋在岸边花丛的映衬下,似逍遥隐居之所,悠然之情顿生。“这可不是为了美观,是作为稻田系统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措施,模拟稻田的湿生环境,主要是为了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稻田中的害虫天敌——青蛙、蜘蛛和寄生蜂。生态岛包括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种植了芝麻、波斯菊、千金子、秕谷草、茭白等植物,种类比稻田里的更加丰富。生态岛作为长期不受干扰的生境,为水稻害虫天敌提供越冬、越夏场所,在水稻收获或施药等农事操作干扰时为天敌提供庇护所,同时也是天敌的繁殖场所。”

在稻田内,有序摆放着白色的诱捕器,诱捕器内置性诱剂,可直接诱杀水稻螟虫雄性成虫,干扰成虫交配,有效降低害虫的下一代种群。这种性诱剂没有农药残留之忧,同时也降低了农药和人力成本,更十分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

“化肥过量使用、利用率低,也是造成水稻害虫猖獗的原因之一。在这套生态系统中还应用了控肥、控苗、控病虫的控肥减害技术。虽然减少了氮肥使用量,但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控制了无效分蘖和害虫繁殖速率,增强了天敌控制能力。”通过田博士的介绍我们才明白,水稻害虫防治技术可不单是种种草、养养寄生蜂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完善合理的稻田生物多样性布局,而这些成果都是建立在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历经多年研究分析并彻底了解稻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的。

据该项目主持人、植微所所副所长吕仲贤介绍,过去,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害虫天敌,使稻田生态系统失衡,难以发挥调控害虫种群的作用。而害虫由于缺乏天敌的制约,生长和繁殖得更是肆无忌惮,这样就只能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陷入了恶性循环中。稻田水体、土壤也同受其害。我院作为国内外最早实施水稻害虫生态控制的科研单位之一,开发的这套生物防治模式既丰富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修复并强化了自然生态循环,又可减少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是一种自然环保、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当地连续五年的研究试验表明,通过这一系列配套技术,可平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80%以上,控制害虫危害损失总体在3%以下,稻米达到无公害标准,并逐步恢复和强化了稻田生态系统的控害功能,保持水稻的稳产优质,可谓是一举多得。

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周志峰副站长告诉我们,为了改变脚下这块试验田对化学杀虫剂的依赖,宁波市2008年即引入省农科院智力,合作规划了稻田生态修复项目,2009年项目率先在此正式启动,并同时在宁波全市数个不同种植环境中设立试验点。2013年,稻飞虱在宁波多地爆发之时,这几个试验点经受住了考验,效果非常好,害虫种群都保持在经济阈值内而没有使用任何农药,粮食喜获丰收。而这片稻田,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2009年还是禁用化学农药,偶尔使用生物农药;今年却是一次农药都没有打过,而稻米产量仍旧保持稳定;稻米颗粒饱满,色泽晶莹,闻起来清香,手感干燥、有弹性,米质实打实看得见,最关键是消费者食用更安全、放心。

那水稻种植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吗?鄞州区东吴镇小白塔粮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吴敏珊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季水稻每亩的施药、人工成本要200多元,现在这个成本就省了下来,虽然现在要多花点精力种植诱虫植物和芝麻,以及稻田内人工除草上面,但基本保持在700元一亩的种植成本,并不会比过去负担重。可是现在的米,由于没有使用农药,在市场上价格可以卖到20元一公斤,这可是普通稻米价格的数倍。此外,田埂边种植的芝麻收割下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销售收入与种植支出的剪刀差,那利润可就不是多一点点了。接下来,吴敏珊还打算多流转一些田,让来年的收入更上一层楼。

据悉,这样的生物防治技术的样板己在我省金华市寺平村取得了成功,在那里又能听到青蛙的呱呱声,稻田里又能抓到黄蟮。同时也正在贵州、江西和云南等省和我省的杭州、宁波、丽水、台州、嘉兴等市示范推广。部分技术已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全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曾让我们当代人向往。现在通过田间生境布局、昆虫行为调节、天敌保护释放和控肥减害等技术措施的组合出拳,水稻种植不使用农药的“天方夜谭”已经成为了可能,相信通过更多农业科研人员的努力,加强对粮食的安全生产和水源土壤的保护,“听蛙声”的场景一定能再次呈现。(党群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