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选定品种推荐目录公告

桂甘蔗良繁联席办公告〔2014〕1号

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选定品种推荐目录公告

根据《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桂政办函〔2014〕70号)文件精神,按照《广西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品种选定专家委员会选定品种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经广西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品种选定专家委员会评定,并经公示无异议,提出《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选定品种推荐目录》,现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一、二、三级基地繁育推广的品种,应结合当地实际,从该推荐目录中择优选定、繁育、推广,自治区对出圃种苗(茎)将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补贴标准另行公布);对一、二、三级基地繁育推广不在此推荐目录范围的品种,自治区将不予补贴。

附件:1、2014年度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品种推荐目录

2、2014年度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品种推荐目录品种简介

2014年10月11日

附件1

2014年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品种推荐目录

1、桂柳05136(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05)

2、桂糖29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0001)

3、桂糖31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1)

4、桂糖32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2)

5、桂糖40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3003)

6、桂糖42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3001)

7、桂辐98-296(审定编号:桂审蔗2012001)

8、福农39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07)

9、粤糖00/236(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10)

10、新台糖22号(脱毒种苗)(审定编号:国审糖2002010)

附件2

2014年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品种推荐目录

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一、桂柳05136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05号。

特征特性:植株高大,株型紧凑适中,中到大茎,蔗茎直立均匀。蔗芽芽体中等,园形,下部着生于叶痕,芽尖到生长带,芽翼下缘达芽1/2处,芽孔着生于芽体中上部,根点2列;根带紫红色,生长带黄绿色。节间圆筒形,茎色: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部分紫色腊粉多,芽沟浅。茎实心,有浅生长裂纹(水裂纹)。叶姿挺直,叶色青绿,叶鞘紫红色,57号毛群多。外叶耳过渡形,内叶耳为三角形,易脱叶。该品种抗寒性稍强于新台糖22号,比新台糖16号弱;新植蔗萌芽比新台糖22号迟5-7天。

产量与蔗糖分表现:2012-2013年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716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0.87%,其中新植增0.15%,宿根增2.1%;平均亩含糖量为1010.7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5.41%。新植11月至翌年3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99%,比对照高0.57个百分点;宿根11月至翌年3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01%,比对照高0.53个百分点。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为6328.7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减产2.75%。

栽培技术要点:

1、建议用秋植蔗种或稍头部作种。

2、种植行距以100—120?为佳,亩下种6000芽左右为宜。

3、经试验观察,该品种对氮肥较敏感,适当提高施氮量增产显着。建议在施肥管理上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施,提早施肥时间,新植蔗应该在5月下旬施肥,宿根蔗在4月中旬培土施肥。

4、宿根蔗不宜过早开垄松蔸,并宜保留3以上年宿根以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5、中后期容易发生粉蚧壳虫,可及时剥叶减轻为害或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偶有稍腐病发生,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剥去老叶,清除无效分蘖,挖除病株,必要时进行药物处理。

二、桂糖29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0001号。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紧凑,中茎;节间圆筒形芽沟浅或不明显,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久为紫红色;芽卵圆形,凸起,芽基离开叶痕,芽尖不超过生长带;内叶耳过渡形;57毛群少,易剥叶。

产量与蔗糖分表现:2007~2008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试验代号:桂糖02-761),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408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增产10.2%,与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产量相当;平均亩含糖量为1000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增糖1.8%和14.7%;11月至次年2月甘蔗蔗糖分新植宿根平均为15.61%,较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高0.62%,较新台糖22号高0.65%(绝对值)。

栽培技术要点:

1、注意保护蔗芽,因该品种叶鞘易脱落,蔗芽易被碰伤,留种时宜留下蔗叶一起捆绑,搬运过程轻搬轻放,砍种时去除蔗芽被碰伤的节段。

2、降低下种量,应比生产上一般品种少,春植亩下种量在6千芽左右(一般宜单轨摆种,500-600公斤/亩)。

3、增加前中期施肥比例,该品种分蘖多成茎率高,前中期施肥量应比一般品种多30%,后期可相应减少30%。

4、提早培土减少无效分蘖,该品种分蘖力强,苗数达到5000-6000基本苗即可进行大培土。

5、早春种植更能发挥其增产增糖潜力,因该品种抗寒性强、蔗种耐储存。

6、桂糖29号宿根年限可达5年以上,下种前应深开植沟(25-30厘米),以防多年宿根后蔗茎入土过浅易倒伏。

7、适宜在中下至中上肥力旱坡地种植,在水肥较好条件下栽培需注意防倒、防鼠。

8、秋砍宿根或秋植蔗易感染褐条病,多湿季节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治。

9、在有条件的蔗区,特别适合采用机械化播种、中耕施肥和收获,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三、桂糖31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1号。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中大茎,蔗茎直立、均匀,实心。节间圆筒形,蔗茎颜色在曝光前为黄绿色,曝光后为淡紫红色。腊粉层厚度中等,表皮光滑,无芽沟;芽小,倒卵圆形 芽翼小,芽基离叶痕,芽尖不到生长带;叶片浓绿色,较长,宽度中等,叶张角较小,下半部直,上半部弯曲。叶鞘绿色杂紫红色,叶鞘长,下宽上窄,外叶耳退化,内叶耳披针形,57号毛群不发达,成熟叶鞘光滑无毛。能自动脱叶。

产量及蔗糖分表现:2009~2010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990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18.76%,比新台糖16号增产26.17%;平均亩含糖量为988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糖16.68%,比新台糖16号增糖22.70%;11月至1月甘蔗蔗糖分新植宿根平均为14.16%,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低0.29%,比新台糖16号低0.34%(绝对值)。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5989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20.45%,比新台糖16号增产28.96%。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壤肥力中等及以上的地区种植。特别适合在“双高”甘蔗基地种植。

2、在有条件的蔗区,特别适合采用机械化播种、中耕施肥和收获,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3、行距0.9-1.2米,亩下种7000芽;在中等管理水平的蔗区可以留宿根3-4年。旱地下种前应深耕深松,深沟浅种。

4、以冬植或春植为宜,可适当早培土,“早种早管”是其高产的关键。

5、宿根蔗要及早开垄松蔸。以提高蔗蔸发株率和增加宿根年限。

6、注意防治虫害、草害、鼠害。对以阿特拉津、莠灭净、二氯四甲钠、敌草隆等为主要成分的甘蔗常用除草剂在常规用量范围内不敏感,可放心使用。

四、桂糖32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2号。

特征特性:植株高315厘米,直立;中茎,节间长,圆筒形。茎实心或小空。茎皮曝光前后均为黄绿色。腊粉少,表皮光滑,无芽沟或芽沟浅;芽卵形芽基离叶痕,芽尖超过生长带;叶鞘绿色,边缘杂紫红色,57号毛群不发达。外叶耳退化,内叶耳披针形;叶片浓绿色,狭长,叶尾弯曲。成熟期落叶性好。

产量及蔗糖分表现:2008~2009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937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2.4%,比新台糖16号增产11.46%;平均亩含糖量为1021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糖6.05%,比新台糖16号增糖13.2%;11月至1月甘蔗蔗糖分新植宿根平均为14.72%,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高0.5%,比新台糖16号高0.22%(绝对值)。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6609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14.09%,比新台糖16号增产26.18%。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种植。适合在“双高”甘蔗基地种植。

2、在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机械化播种、中耕施肥和收获,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3、亩下种6000-7000芽,行距1-1.2 米以上。

4、亩有效茎数控制在5千条左右,适当稀植能使蔗茎变大,并提高抗倒能力。

5、深耕深松结合早培土,高培土,可防后期甘蔗倒伏。

6、宿根蔗要及时开垄松蔸,早施肥管理。

7、对以阿特拉津、莠灭净、二氯四甲钠、敌草隆等为主要成分的甘蔗常用除草剂在常规用量范围内不敏感,可放心使用。

五、桂糖40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3003号。

特征特性:植株微散,株高290厘米,蔗茎呈微之字型,中茎,节间圆筒形,芽沟不明显,蔗茎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为棕褐色;芽圆形,芽基离开叶痕,芽尖不超过生长带,芽翼着生于芽上部、较窄;内叶耳披针形,易脱叶。

产量及蔗糖分表现:2009-2010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六个试点平均甘蔗亩产量5936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0.86%,比新台糖16号增产7.15%;平均亩含糖量为906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糖5.9%,比新台糖16号增糖9.75%;11月至2月甘蔗蔗糖分新植宿根平均为15.24%,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高0.60%,比新台糖16号高0.55%(绝对值)。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5365公斤,与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叶鞘易脱落,蔗芽略凸起容易被碰伤,搬运过程应注意。

2、选择中等肥力田块种植。

3、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宜适当疏植 亩下种量6500—7000芽为宜,采用冬植地膜覆盖栽培。

4、适时早施分蘖肥和攻茎肥,促其分蘖成茎,促进中、后期快速生长。

5、该品种宿根性强 发株早且多,宿根蔗要及时早开垄松蔸,以促进蔗蔸基部地下芽的萌发生长。

6、对含敌草隆的除草剂有反应,生产上建议采用土壤封闭方式防除杂草。

六、桂糖42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3001号

特征特性:植株高大(314.84厘米),株型直立、均匀、中大茎种(2.69厘米),蔗茎遮光部分浅黄色,曝光部分紫红色,实心;节间圆筒形;节间长度中等;腊粉厚;芽沟不明显;芽菱形,芽顶端平或超过生长带;芽基陷入叶痕;芽翼大;叶片张角较小;叶片绿色;叶鞘长度中;叶鞘易脱落;内叶耳三角形;外叶耳无;57号毛群短、少或无。丰产稳产性强,宿根性好,适应性广,发芽出苗好,早生快发,分蘖率高,有效茎多,抗倒、抗旱能力强,高抗梢腐病。

产量及蔗糖分表现:2011-2012年参加广西区域试验,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6个试点平均甘蔗亩产量6780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9.26%;平均亩含糖量为1001.7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14.45%。11月至翌年2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77%,比对照高0.66%(绝对值)。2012年广西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5908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7.90%。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适宜在土壤疏松,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地和水田种植。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更能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10吨/亩以上)。特别适合在“双高”基地种植。

2、针对该品种脱叶性好,蔗芽易暴露的特点,播种时除应保持蔗种的新鲜度(采后15天以内下种)外,全年蔗还应选择有蔗叶包住的中上部芽做种。

3、行距以0.9-1.2米左右为宜。亩下种量7500-8000芽。下种后如覆盖地膜能显着提高甘蔗产量。

3、苗期应注意预防积水。

4、宿根蔗要及时清理蔗园和开垄松蔸。

5、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草、鼠害。

6、对以阿特拉津、莠灭净、二氯四甲钠、敌草隆等为主要成分的甘蔗生产上常用除草剂在常规用量范围内不敏感,可放心使用。

七、桂辐98-296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2001号。

特征特性:植株高298厘米,直立,中茎,节间较长,圆筒形,蔗茎遮光部分青绿色,露光部分青黄色稍带紫红色,蜡粉厚,无生长裂缝,芽圆形,芽基离叶痕,芽尖平生长带,芽翼较宽,芽沟不明显,芽有10号毛群,根点3-4排不规则,叶鞘青黄色,易脱叶,有57毛群,叶片直立微下垂,内叶耳短呈三角形。

产量与蔗糖分表现:2010~2011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六个试点平均甘蔗亩产量7277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18.24%,比新台糖16号增产24.86%;平均亩含糖量为1042.7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糖20.89%,比新台糖16号增糖26.89%;11月至2月甘蔗蔗糖分新植宿根平均为14.33%,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高0.31%,比新台糖16号高0.24%(绝对值)。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6907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3.98%,比新台糖16号增产16.13%。

栽培技术要点:

1、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耐涝等抗逆性能,不仅适宜在平坦和丘陵的地区种植,也适应在7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生长。

2、该品种全期生长速度快,适于在肥力中等或以下的旱坡地种植。

3、该品种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增产潜力大,整地时应深耕、深松、深开植蔗沟,分蘖后培土到位,提高抗倒能力。

4、该品种种茎芽较耐贮存,萌芽率与分蘖率均较高,成茎率高,宿根性特强,下种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下种5000-5500芽(如行距1米,每米8芽左右即可)。

八、福农39号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07号。

特征特性:植株高大,直立;中大茎至大茎,节间长,圆筒形,蔗茎均匀,充实;蔗茎遮光时为粉红色,剥叶短时露光后呈灰褐色,无生长裂缝和木栓斑块,无气根;芽圆形,芽体中等偏大,芽基离叶痕,芽尖达到或略低于生长带,芽翼较小,无芽沟;叶色淡青绿,叶片长度较长、宽度中等,心叶直立,叶姿好,植株紧凑;易脱叶,57号毛群不发达;内叶耳短披针形,外叶耳退化为绒毛。

产量与蔗糖分表现:2011-2012年参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一年宿根平均甘蔗亩产量6876.7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3.47%,比对照新台糖16增产9.63%;平均亩含糖量1032.0公斤,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4.75%,比对照新台糖16增产12.76%;11月至翌年3月份平均蔗糖分15.0%,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0.16个百分点,比对照新台糖16高0.41个百分点。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900.0公斤,与对照新台糖22号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地种植。

2. 亩下种量以3000段双芽苗为宜,亩有效茎数控制在5000条左右较为合适。

3. 该品种主茎生长快,应加强早期管理,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视有效苗达6000株时及时培土,以利用分蘖成茎。重施成茎肥,保证分蘖成茎齐、匀、壮。

4、该品种芽大饱满,腑芽裸露,芽易受伤,蔗种运输和搬动过程要注意保护蔗芽,可不剥叶下种。

5、使用含莠灭净和二甲四氯的除草剂时,要注意剂量。

6、宿根发株早,应提早管理,早施肥。

九、粤糖00/236

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10号。

特征特性:中至中大茎,实心,基部较粗,节间略呈圆锥形,无芽沟。蔗茎未露光部分淡黄色,露光部分经阳光曝晒后青黄色,茎表面覆盖薄层白色蜡粉。茎径均匀,无气根,无生长裂缝与木栓斑块。芽体较小,卵圆形,基部离叶痕,顶端不达生长带。芽翼宽度中等,着生于芽的上半部,芽孔近顶端。叶色淡绿,叶片稍窄、略短,心叶直立,老叶散生。叶鞘青绿色,57号毛群不发达。内叶耳披针形,外叶耳三角形,特早熟、高糖、宿根性特强。

产量与蔗糖分表现:2008-2009年参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新一宿平均甘蔗亩产量7002.0公斤,比对照新台糖16增产2.31%;平均亩含糖量1086.7公斤,比对照新台糖16增产10.26%;11月至翌年3月平均蔗糖分16.05%,比对照新台糖16高0.93个百分点。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677.3公斤,比对照新台糖16减产11.59%。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我国南亚热带蔗区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旱坡地、水旱田栽培。

2、萌芽率高,分蘖力强,成茎率高,宜适当疏植,以亩播2600-2800段(1米植沟排4段左右)双芽苗,宜早管理、早培土,控制分蘖,亩有效茎数在5000条左右较为适宜。

3、特早熟,甘蔗蔗糖分积累早,对光、温较为敏感,以冬植或早春植为宜,种植时覆盖地膜。

4、宿根蔗发株早而多,应早防虫、早施肥管理,并适当延长宿根年限,以提高植蔗效益。

5、在肥料施用上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施,对磷反应敏感,应适当增施磷肥,避免单一施用一种复合肥或偏施、重施氮肥。

6、该品种叶色浓绿,青叶数多,易遭螟虫、绵蚜虫等为害,因虫选药,推荐使用内吸性强的高效低毒农药,如5%杀单??毒死蜱等颗粒杀虫剂进行防治。

十、新台糖22号(脱毒种苗)

审定编号:国审糖2002010。

特征特性:中茎至中大茎,蔗茎均匀,节间倒圆锥形,茎皮遮光部分浅黄绿色,露光部分紫红色,无生长裂缝和木栓裂痕。蜡粉带较厚。芽呈卵圆形,芽沟甚为明显。叶片深绿色,叶身中等较窄,57号毛群较发达,内叶耳长披针形,外叶耳为钝三角形,根点2~3列,排列不规则。萌芽良好,分蘖力强,初期生长稍慢,中后期生长快速,原料蔗茎长,茎数中等,易脱叶,甘蔗基部粗大,不易倒伏及抽穗开花,内容充实。宿根性强,耐旱力强。抗露菌病、黑穗病、叶枯病、叶烧病及黄褐锈病,中抗花叶病,对甘蔗绵蚜的反应为中等。对梢腐病、蓟马的抗性较差。

产量及蔗糖分表现:1999、2000年广西甘蔗新宿区试,平均亩产蔗量和亩含糖量达6897公斤和967.6公斤比桂11分别增产5.85增糖8.4%平均甘蔗蔗糖分14.03%比桂11高0.33个百分点。1999~2001年参加福建、广东、广西14点次生产表证试验,平均亩蔗产量和亩含糖量分别为6543公斤和951公斤,比当地当家品种平均增产20.92%增糖27.82%。平均蔗糖分13.76%与当地当家种蔗糖分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1、亩下种量以2800~3000段双芽苗为宜,亩有效茎数控制在5500~6000条。

2、可提前种植,采用种苗消毒、催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

3、宿根性强,应提早开畦松兜和管理,可适当延长宿根栽培年限。

4、注意防治蓟马和梢腐病。 (以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