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得停的非转基因广告词,叫不停的争端

9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禁止在广告中宣称非转基因产品更健康、更安全。此前,鲁花等食用油品牌被媒体报道在食用油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字样,而事实上,中国花生本身没有转基因品种。

据悉,本次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发布微博,矛头直指其广告代理公司。该文件称:根据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商请对涉及转基因广告加强管理的函》(农办科函【2014】76号),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强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督审查工作。我中心对于涉及转基因、非转基因的产品广告审查做出如下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均无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已有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大豆、油菜等产品及其加工品广告,除按规定收取证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转基因效果的词语,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诚然,走进超市,消费者们几乎很容易就能够看到各种标注着“非转基因”的各类产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但凡标注了“非转基因”的产品,都要比同类的产品贵了许多。而标注“非转基因”似乎已经成为各大品牌的共识,比如鲁花等食用油品牌被媒体报道在食用油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字样。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则对此表示,“事实上,中国花生本身没有转基因品种。”到底有没有?这或许不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问题。这些质疑从未停歇过,就足以见得消费者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各种担忧。

消费者们担忧什么?当下,关于转基因的各种好与坏,似乎都没有统一的说辞。说白了,就连专家们都搞不明白,到底这转基因该如何定义。而正因为如此,恐惧来源于无知。对于转基因领域的探索,远远未能达到解除消费者疑惑的地步。

而在这个时候,转基因却成为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一把利剑。一些伪专家们用这把剑去谋私利,品牌们则利用这把剑在市场上开疆辟土。作为一款食用油产品,即使中国的花生真的没有转基因,即使这些商家们都真的没有用进口的转基因花生进行压榨,似乎不标注上那么一个“非转基因”,都不好意思放到超市的货架上去了。当然,这背后最根本的还在于,有了“非转基因”这一身份标签,身家自然就高了。

商人逐利,市场经济之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业界以及公众都无法厘清抓机遇的各种头绪的时候,商家们如此宣传,无形中在给消费者传达着一些比较确定的信息。这些企业大打非转基因牌,混淆视听,放大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惧,有意将消费者分裂成几个不同的人群。这无疑对公众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大家都纷纷赶潮流地给自己标上“非转基因”标签的时候,另外一个让人疑惑的现象就出来了。那就是那些真正转基因的产品,却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主动标注自己是转基因的。如果说,在食用油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字样是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那么国内不少食用油厂家都在使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生产食用油,但是至今没有一家标注“含转基因成份”,都成了“非转基因”食品,这是不是更罪大恶极呢?

本文由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