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探索土地综合效益倍增之路推现代农业发展

原标题:甘肃探索土地综合效益倍增之路

由于耕地质量差、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生态环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地不养人,曾是长期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瓶颈。贫瘠、落后、贫困,也曾是我省农村、农业、农民长期背负的标签。

困难是现实存在的,而克服困难、突破瓶颈的努力却一直没有停息。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投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111.99亿元,仅2011—1013年,建设规模就达到380万亩,新增耕地40万亩。

土地整理不仅为我省平整出大量良田,而且在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增加农民收入、防止水土流失、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已成为我省实现土地综合效益倍增的有益探索。

夯实集约化经营基础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土地24亩,人均耕地3亩,均高于全国平均数。

然而,由于我省地形地貌复杂、落差大、地势崎岖不平,田块分散零乱、高低不平,相当一部分耕地缺乏耕作道路,每户的耕地基本都不连片,大型农业机械无法进行耕作。而且,农田灌溉要么靠天吃饭,要么随意开挖或依赖流水冲刷形成的土渠引水。面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要实现农业规模化又谈何容易。

经济发展的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集约化经营,是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扩大生产规模的捷径。但是,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却使得这条捷径障碍重重。

为改善我省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兴修水利、平田整地。1999年,我省金塔县被列为国土资源部首批(14个县)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拉开了大规模土地整治的序幕。民乐县、凉州区、泾川县被列为全国116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农田建设成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工作从开发未利用地为主逐步转向整治现有农田、提高耕地质量。2000—2010年,全省共投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45.5亿元,建设规模270万亩,新增耕地60万亩。

土地整理不仅使“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林成行”的格局成为现实,使山区的旱坡地变成了梯田、小田改成了大田,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有序流转的进行。以往守着几亩薄田度日的农民,也从中获益良多。

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中牌村农民潘竞福就是一个受益者。

“我家有两亩六分地,地不多,种起来费水、费时、费油、费工,没什么效益;不种吧,又没有收入,真是很让人为难。”回忆起自己种地的日子,潘竞福说。

“现在,土地都平整成大条田了,我们家的地也流转到大户手里,每亩350元。我们两口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媳妇在金昌开了家理发馆,我就在附近一家企业做会计,我们两口子一个月收入至少有6000多元。”谈起现在的生活,潘竞福满意地说道。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中牌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耕地由零乱散差,转变为整齐划一的大条田,渠、路、林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得以跟上,农业耕作条件迅速好转。在此基础上,原本无人问津的田地也发挥出客观的经济效益,目前,中牌村土地流转价格已经涨到每亩350元至600元。更重要的是,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村的土地集中到部分大户手里,全村现在有30%的人务农,其他都在附近打工,村民75%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务工收入。我们现在都是生活在农村,消费在城市。”中牌村村支书潘存玉说。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小田变大田、坡地改梯田,是土地整理的突出特点;机械化、设施化,则是现代农业的鲜明特征。当二者相遇时,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土地整治以后,高标准农田建设起来了,使用机械也方便多了。以前只能用牲畜耕种的土地,现在农业机械都能直接到地头,实现了机械化。不仅如此,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也都成倍增加,土地的价值也体现出来了。我就流转了600多亩地,还成立了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有800多名社员呢。”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亚峰说。

正如赵亚峰所说,土地整理改善了我省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使土地有序流转得以顺利开展,为农业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而集约化经营以及农业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则进一步促进了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催生出一个新的行当——农机专业户。武威市武南镇韩佐乡二畦村村民唐永武就是其中一员。

“我去年自己投入了11.9万元,政府补贴了2.4万元,买了这台自走型玉米收割机,就这台机器,一天可以收20到30亩地,要是人来收,一天最多5分地,这台机器少说能抵40个人一天干的活。”看着自己新买的玉米收割机,唐永武自豪地说。

机械收割不仅省时、省工,还成为许多精明农户新的收入来源。

“现在收割费是一亩130元,我这台机器一天能收30亩地,一天的毛收入就有3000多元。每年的玉米收割季节有30到40天,除过成本,能挣七八万块钱吧。”唐永武乐呵呵地算着账说道。“我这还算少的,一些先进的大机器,一天就能收100多亩玉米,相当于100个人干一天的工作量,那些机主一天的收入就能上万呢。”

“还得说是托了土地整理的福,现在地块大了,路也修好了,机器一下子就能下到田里,我现在就希望地块能更大些,因为地块越大、地头越长,机器运行的效率就更高,效益也就更好。”唐永武说道。

唐永武的故事,只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全省层面,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已十分可观。截至去年年底,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农机总动力达到2416万千瓦,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94亿元,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年贡献额达到175元。

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使我省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明显提高。而设施农业的发展,则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在武威,“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4.4万亩、总产量达到230.6万吨、产值达到39.2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37.7%。蔬菜规模、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成为我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

“一般情况下,一座蔬菜大棚年收入2万元没问题。赶上好时节,一座棚能收入3万多元,我们手头宽裕多了。”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村民张宗国这些年切实尝到了发展日光温室的甜头。他说,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日光温室,不少菜农开上了私家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0年5月,我贷了8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建了两座60米长的大棚种植西红柿,两座棚每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凉州区吴家井乡四方墩村八组村民梁云说,自从种上蔬菜大棚,他家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不但把欠亲朋好友的账还了,家里还换上了新家具、电器,买上了农用车。“日光温室真是一座‘聚宝棚’!”梁云笑着说。

土地整理促进了农业耕作条件的改善,不仅为农民增收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加快了土地有序流转步伐,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全省已认定龙头企业数量达2424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71家;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3.2万个,集中在设施种植、养殖、林果业等。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并逐渐向家庭专业生产大户集中,专业种养大户正在向家庭农场蜕变,或将成为我省未来农业发展的主体。

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土地整治,是个“集成”概念。不仅仅是平整土地,也不仅仅是土地复垦。它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对我省而言,土地整治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助推“三农”、统筹城乡、复耕复垦、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一重大战略中。以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为例,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区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可达9.9万公顷;土地复垦率将由整理前的48.59%上升为57.04%;绿色植被覆盖率(林草地面积+农作物面积)将由整理前的86.78%提高到90.20%。

在全省,土地整治项目区抵御干旱、水土流失、盐渍化等灾害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发展。据调查测算,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后,梯田较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85%以上,河西地区配套建设的防风林带和护田林网对降低风沙侵袭、减少水分蒸发和盐渍化危害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土地整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所显现的效益,正如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蒲志强所说的:“通过土地整治既补充了各类建设占用的耕地,又弥补了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损毁等减少的耕地,更提高了耕地质量,全省连续14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省政府耕地责任目标全面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土地整治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总体上呈现出‘规模扩展、内涵延伸、品质提升’的发展态势,社会关注和认知程度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