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孔明院士:评价农业人才尤其不能只看论文
图为江西省玉山县四股桥乡樟木村的农民专家和前来学习的大学生查看水稻的出穗状况。CFP
吴孔明是“60后”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我国第二代农业科学家的领军人物,长期在野外从事棉花害虫的生物学、控制技术和转基因抗虫棉的环境安全研究。近日,记者采访他时提到《科学》杂志曾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他的科研团队的论文——《生态学试验证实Bt转基因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他却回应:人才评价不能只看论文,特别是农业人才。
记者:您怎样看我国农业人才的现状?
吴孔明:新中国成立65年来,农业领域的专家,到现在已经有三代,第一代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老所长齐兆生、我的导师郭予元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的特点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特别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在艰苦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立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有顽强的开拓精神。我们这一代,是在老一代农业科学家打下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技术革命。再下一代,与我们年轻时比较,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我的学生陆宴辉,他们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较多。但和前两代人比较,他们对中国现实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还缺乏了解。
记者:评价农业人才,论文指标有多重要?
吴孔明:我认为科学人才不能简单看论文指标,特别是评价农业人才。农业科学人才分两种,一种是搞基础研究的,在实验室里就能做出成果来,可以以发表论文为主;另一种是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人才,要根据产业的需要,服务生产一线,到野外搞研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就不应该把论文看得太重,应该以专利、社会效益、成果应用规模来评价。他们应更多地出现在田间地头。
记者:您的研究团队属于哪一种?对他们有哪些要求?
吴孔明:我们课题组主要研究棉花虫害防治,偏向于应用。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业实践。我对我们团队的要求,就是到生产一线去。我觉得年轻的农业科学家要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必须到农田生产一线去,把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要理论结合实际。因为现在我国的棉花种植已战略性西移,我要求一部分学生,一年有一半时间在新疆的棉花基地,因为“接地气”对一个农业科学家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记者:总有一些科学工作者热衷于拿项目,哪个科研项目钱多就选哪个,您怎么看?
吴孔明:我个人的经验是,农业科学家应该结合国家的农业生产需求来选择自己的研究项目,而不能跟着项目走,否则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另外,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研究的项目。我当年选Bt棉花的科研项目时,并没有多少项目经费,但看到基于棉铃虫曾在我国造成逾百亿元直接经济损失,我国1997年开始种植Bt棉花,到2000年已在华北地区大面积商业化种植,但人们对大规模种植Bt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还缺乏经验和知识,所以选择了这个项目,并和我的团队花了20多年时间做研究。
记者:有些老科学工作者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才爱讲条件,不那么讲奉献,是这样吗?
吴孔明:也不能简单这么看。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比较大,面临的选择也比较多,我们要给他们以充分的理解,在管理上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事业留人,为优秀的青年人才提供晋升通道。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近两年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用尽可能优厚的待遇,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对“青年千人计划”中的人选,除了国家提供的条件外,中国农科院还专项提供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200万元仪器设备费。同时,农科院按照100平方米住房标准,为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国内优秀青年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入选者提供安家费补助,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安心、暖心。(原标题:院士谈人才 吴孔明:评价农业人才尤其不能只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