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浪湖农场的转身看到了什么?——宁夏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之农垦印象

塞上金秋,贺兰山下果园成。此时到农垦,你最想看什么?是农场丰收的金色麦浪,还是沙湖湿地的万顷碧波?是平吉堡的可口酸奶,还是西夏王的醉人美酒?是轩尼诗葡萄基地的紫色梦想,还是枸杞生态园的红色风暴?

踏着飒飒秋风,9月24日,宁夏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的代表赴宁夏巴浪湖农场设施园艺示范园。

——这不是宁夏农垦最贫困的一个农场吗?全区各地争先恐后推靓点、比优势,农垦那么多特色产业,怎么拿了最差的一个地方让人观摩?

带着疑惑,代表们来到目的地。目光所及,记忆里那些破旧的茅屋、坑坑洼洼的土路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排排崭新的住宅楼,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一栋栋设施温棚内瓜果飘香,一望无际的供港蔬菜基地里碧绿的菜心郁郁葱葱。

走进巴浪湖农场设施园艺示范园的葡萄大棚,两米多高的葡萄架上,遮天蔽日的绿叶搭起了凉棚,满眼青翠。

有代表问:“怎么寻不见一串葡萄?”

“7月份就被摘光啦!”巴浪湖农场负责人丁立东笑容满面:“今年我们引进先进科技,不仅让这盐碱地长出了优质的鲜食葡萄,更没想到的是,葡萄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在深圳每公斤最高能卖到30元!”

“什么技术?”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这是咱宁夏农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引进的技术,特别适宜立地条件差的土地发展设施农业。”丁立东介绍说,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还有三大优点:提早结果、产量高,每亩年产葡萄1600-1800公斤,亩产量提高了10-20%;节水节肥效果明显,每亩全年灌水量比常规种植节水56.8%、节肥43.24%;此外,还比常规种植节省劳动力40%。

“这水平了不得!”“产量高、成本低,收益肯定不错!”代表们边听边议论。

“去年巴浪湖农场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产值从2009年的3500万上升到70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从9000元上升到2.2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农场营业收入过1.6亿元应该没问题。”丁立东接过话头。

听到这话,代表们再次惊奇:这块稻菽丰稔、瓜果飘香的宝地,真是过去碱滩荒芜、连续亏损20年的巴浪湖吗?

曾经,巴浪湖农场的名字总要加上“国家级贫困农场”这个前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回族国营农场,巴浪湖农场也是宁夏农垦发展最为困难、职工人均土地最少的农场。上世纪80年代,巴浪湖农场8家企业相继关停,连续7年负债经营,累计负债达6900多万元,负债率高达133%。

巴浪湖农场的发展像一面镜子,折射着宁夏农垦集团的变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宁夏农垦的很多农场背靠国家吃“大锅饭”,发展日益滞后,经营状况日渐惨淡,职工收入全区最低,住宿条件全区最差,各种社会矛盾聚集。“我上任的第一周,就遇到农场职工上访。”宁夏农垦集团董事长王永忠说。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农垦改革大方针指引下,宁夏农垦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破“铁饭碗”,向市场要效益,向改革要红利,力争5年内甩掉贫困的“帽子”!

几年来,宁夏农垦先后组建了沙湖、贺兰山、西夏王三大实业公司及36个子分公司,走集团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路子。通过狠抓科技创新、狠抓龙头企业、狠抓重点项目带动,逐步扭亏为盈。

如今,不仅巴浪湖农场的变化翻天覆地,靠供港蔬菜基地、设施园艺、万头优质奶牛基地、万亩优质良种繁育基地四大优势板块打了个漂亮“翻身仗”,5年累计实现利润710万元,总体实现了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两番的目标,宁夏农垦也实现了跨越发展:截至8月底,宁夏垦区集团实现生产总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9.16%;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8637万元,同比增长11.2%。

“从巴浪湖的今昔巨变,我们看到宁夏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劲势头。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贫困地区通过农业现代化脱贫致富的信心!”西吉县负责同志由衷地说。

责任鄢爱华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