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中国节水灌溉发展存在三大问题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今在国新办介绍中国节水灌溉情况时表示,尽管中国节水灌溉发展保障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节水灌溉措施亩均增产粮食10%-40%,灌溉面积上粮食平均亩产是非灌溉耕地的2.9倍。但其发展仍存在三大主要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六项措施。

据李国英介绍,经过多年实践,中国的节水灌溉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发展社会化。二是技术集成化。在节水灌溉工程基础上,集成了种子、农艺、农机、化肥等多项技术,节水灌溉从单一的灌溉技术模式转变为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模式。如膜下滴灌技术,有效集成了滴灌、农膜、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艺等多项技术。在水稻产区推广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覆膜保墒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等。三是建设规模化。四是应用大田化。喷微灌技术从过去主要用于花卉、蔬菜、果树等高效经济作物,发展为大范围用于马铃薯、棉花、玉米、小麦、牧草等作物。五是服务专业化。

李国英指出,中国的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节水灌溉发展总体偏慢且不平衡。截至2013年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3%,尤其是喷灌、微灌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1%,与一些先进灌溉大国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三是技术支撑和专业化服务需要完善。

对于下一步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李国英强调,一要坚持节水优先治水方针;二要加大现代化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大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力度,确保2020年基本完成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6700万公顷),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到6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三要因地制宜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水稻主产区推广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四要建立有效的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五要完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六要加强宣传与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