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解塑料:白色污染难为“绿色新宠”
科学时报,2012年04月10日
虽然前景明朗,但生物分解塑料的国内市场却一直是叫好不叫座。
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设备,我国完全可以生产出满足需求的生物分解塑料制品,可是,国内大部分原料和制品仍然以出口为主,国内销售所占比例极小。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使产品快速进入国内市场。”面对国内企业被迫为国外打工的局面,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开始有些焦急。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由于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成本高、价格贵,市场推广就缺乏竞争优势,如果国家能够出台强制性扶持政策,国内市场自然就会打开。
难在推广
据粗略计算,目前国内每年约消耗5亿升原油来生产塑料袋,需消耗掉4%的石油开采量来生产塑料产品。随着大量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废弃,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发沉重。
新疆地区“触目惊心”的残留地膜让翁云宣记忆深刻,“一亩地竟能挖出7~10斤的塑料地膜”,这一严重的污染已经导致土壤急剧恶化。
由于传统石油基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处理这些“永久性”垃圾就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最大难题。
科学家们认为,解决“白色污染”的最佳途径就是使用可再生、低碳环保的降解塑料。而能够在自然环境或堆肥条件下完全降解的生物分解塑料就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热门板块。
我国也不例外,近日,我国最大的生物塑料研发生产基地在武汉开工建设,据了解,该基地建成后,生物塑料年产能可提升至10万吨。
翁云宣称,我国在生物分解塑料的技术研发上基本与国际同步,可是,国内却依然处于从研发到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初步阶段。
政策缺失
掰指一算,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的商业化开发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可国内市场为何依然不景气?
“政策缺失是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生物分解塑料制品成本高、价格贵,推广又得不到国家的专项扶持,国内市场当然就很难打开。”
据了解,国内市场上大部分降解塑料比普通塑料贵1.5~3倍左右,价格劣势一时仍难以解决,这就迫使企业只能从国外寻找产品销售的出路。
而国外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也确实为中国市场的推广开启了一扇门。例如,意大利从2011年就开始禁止使用非生物分解塑料购物袋;美国农业部规定优先采购生物基材料产品;德国对传统塑料强制征收抛置税等。
对于扶持生物分解塑料产业,我国虽然也有表面上的鼓励政策,但仍然没有具体的细则出台,更没有强制推行使用该材料的政策措施。
2008年的“限塑令”曾一度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欢呼雀跃,以为从此就能开启巨大的内销市场。但是,国内订单并没有如愿滚滚而来。由于生物分解塑料袋价格较高,大型商场还是会去采购相对低廉的普通塑料袋。
“环保事业是政府要做的事,老百姓是不会为其买单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任杰对《中国科学报》坦言。
任杰觉得,与获得“大学文凭”的石油基塑料相比,生物分解塑料显然只是一个“幼稚园”的儿童。单从用量上比较,全国的塑料用量是几千万吨,而生物分解塑料连几万吨都不到。
翁云宣也给出了一组数据,2011年,我国生物基材料总产量约45万吨,其中生物分解塑料的产量仅为4万~5万吨。国内大部分生物塑料生产企业依然保持在5000或1万吨规模的生产线。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生物分解塑料产品成本过高,产品销量的增加也相对缓慢,再加上国家没有针对企业在设备改造上的资金支持,投资者很难下决心来扩大生产规模。
另外,垃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现在,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各个地区陆续展开,而这一工作必然会涉及垃圾袋的使用问题。
翁云宣认为,对于需要堆肥处理的餐厨垃圾,盛装的塑料袋就必须具有生物降解功能。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餐厨垃圾仍使用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袋盛装,这就导致垃圾在堆肥化处理时难以顺利实施,堆肥的质量也因此下降。
翁云宣表示,在一次性包装中推广使用生物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贡献将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国家在垃圾的分类、回收、清运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相关的降解产品也很难进入市场。 建议选择性支持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国内市场作支撑,一旦国外出台有关的贸易壁垒,国内企业就根本没有与之抗衡的资本。
因此,行业专家一致呼吁,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同时,国内生物塑料企业应早日享受到国家实际性的政策支持,而不能只停留在宏观层面。
翁云宣建议,国家应该确立一批重点支持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实施相应的资金补贴,以此来解决企业前期阶段成本较高的问题,对于企业的一些重点项目,国家要以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方式进行资助。
任杰觉得,国外对传统塑料一次性用品进行征税,这对我国也很有借鉴意义。比如,我国可以对回收成本较高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加收10%~100%的回收税,而对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当然,除了财政及税收的支持,专家们认为国家最需要出台一些强制性使用措施,如对不能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规定必须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
“可以强制性推进一些由生物基材料制作的一次性包装,如酒店客房用的易耗品、民航飞机上的使用制品、银行推出的信用卡,以及购物袋、有机生活垃圾袋等。”翁云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