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邵逸夫奖颁奖礼:获奖者看好中国科研前景
2014年“邵逸夫奖”刚刚在香港举行了第十一届颁奖典礼。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6位得奖科学家对记者表示,看好中国科研发展前景,并希望社会能对基础科学研究更加重视。
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是按邵逸夫的意愿于2002年创立的国际性奖项,设有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和数学科学奖3项;每年颁奖1次,每项奖金100万美元。今年的天文学奖得主为美国学者丹尼尔•爱森斯坦、英国学者肖恩•科尔和约翰•皮考克;日本学者森和俊和美国学者彼德•瓦尔特共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数学科学奖则由美国学者乔治•卢斯蒂格获得。
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将获得者森和俊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彼德·瓦尔特
惊喜“东方诺贝尔”:冀促基础研究
在官方发布会之前,“邵逸夫奖”主办单位通过邮件通报得奖消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诈骗邮件。”彼德笑言,“不敢相信。”得奖者中最意外的是森和俊,“因为我周围没有获过此奖的人。”他说,直到看到银行发来的支票传真:“我数了数,1个,两个……一共6个零!惊呆了!”
6位获奖者来港出席颁奖典礼时与记者座谈,回忆起得奖的情形,科学家们互望着笑了起来。相比获奖与所得奖金,对于6位科学家来说最大的鼓励却是“帮助、肯定了基础科学研究”。
“大众很难注意到、亦很难理解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而奖项带来支持、由此引起的关注都有重要的意义。”彼德与约翰表示。
社会重视金融业发展、政府投入相对较少、资金向应用型科学产业倾斜,这是基础研究在全球都面对的困境。森和俊说:“社会需要提升对基础科学、新领域研究的认知。”肖恩与丹尼尔表示,选择金融的年轻人远远多于基础科学,希望能有更多鼓励政策让年轻人考虑进入基础研究学科。彼德建议,给年轻人足够多的研究、表达创意的自由,提供足够的、及时的资金,更注重研究过程,或将带来积极效果。
在肖恩看来,“邵逸夫奖”尚未能与诺贝尔奖相提并论,但其影响力正在扩大,非常值得尊重。而丰厚的奖金无疑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带来帮助。“我们还未决定如何使用,但首先或许聚在一起庆祝一番。”彼德笑言。
亚洲研究在起步:看好中国科研
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及评审会主席杨振宁致辞
“邵逸夫奖”设立至今,共有2名中国学者和2名日本学者获奖。相对于欧美得奖者,数量不算“丰硕”。“邵逸夫奖”评审团主席杨振宁表示,邵逸夫奖是以科学成就作为唯一的标准,获奖得主的成就彰显了21世纪前沿科学的高速发展。
“亚洲自然科学发展时期较短,与欧洲几百年的科学相比尚有空间,但今年再次有亚洲人获奖,显示亚洲自然科学发展非常快。”他说。
丹尼尔指出,最近10年中国与国外实验室的合作显著上升,而国家财力也在增强,显示了科研发展的潜力。
彼德亦认为,中国的科研未来非常光明。“我看到数以万计的中国科学家前往美国学习、训练,然后回到中国,包括我的同事和我的学生。”彼德说,“中国的科研未来不可小觑,定会继续发展,并且走到前端。”
彼德说,中国青年人的富有天分、渴望学习,将会是中国科研的原动力。
奖项得奖者名单
今届邵逸夫奖得奖者名单已于2014年5月27日之记者会正式公布,三个奖项得奖者如下:
天文学奖 一半颁予
丹尼尔.爱森斯坦 (Daniel Eisenstein)
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学教授
另一半平均颁予
肖恩.科尔(Shaun Cole)
英国杜伦大学计算宇宙学研究院物理学教授和
约翰.皮考克 (John A Peacock)
英国爱丁堡大学天文学研究院宇宙学教授
以表彰他们在测量星系大尺度结构特征上的贡献,这些测量包括重子声振荡和红移空间扭曲,其结果足以对宇宙学模型作出约束。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平均颁予
森 和俊 (Kazutoshi Mori)
日本京都大学理学大学院教授和
彼德.瓦尔特 (Peter Walter)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教授暨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以表彰他们发现内质网未折迭蛋白反应的贡献;这个反应是一条控制真核细胞内细胞器动态平衡及蛋白质输出质量的信号信道。
数学科学奖 颁予
乔治.卢斯蒂格 (George Lusztig)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bdun-Nur数学讲座教授
以表彰他在代数、代数几何和表示论方面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并将这些学科结合起来,解决古典问题,且展现数学中美妙的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