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爱伦女士

中国环境报,2012-04-10,作者:郭薇

在杜邦公司210年的历史中,柯爱伦是第一位女掌门人,临危受命的她正率领这家致力于利用科学创设可持续解决方案的企业走出阴霾、走向光明。日前,记者就杜邦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以及杜邦下一步如何在中国发展等问题,采访了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掌门人。

现年55岁的柯爱伦女士一头金色的短发,精力充沛,光彩照人。她说话坦诚而果断,带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她认为,为人父母的经验有助于自己向员工逐渐灌输必需的遵纪观念。“我带过3个孩子,因此我的领导能力大大强于普通人,”她说,“孩子们从来都不会乖乖听你的话,公司员工同样未必总能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你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如何施加影响。”

杜邦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保护环境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石   柯爱伦说:“保护环境是杜邦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我们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石。我们的策略是,在取得业务成功和为股东带来最大收益的同时,努力消除或减少经营活动给环境留下的‘印迹’,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事实上,杜邦一直致力于持续改进公司的做法,推动技术进步,并加深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科学的认识。

柯爱伦说,全球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会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杜邦总结出与其自身业务相关的三大挑战——人类需要更多的粮食、需要更多的能源、人类和环境需要保护。这3个方面是杜邦从全球需求大趋势出发确定的三大科学研发方向,杜邦致力于运用其科学创新应对粮食、能源和防护这三大挑战,其相关产品和服务也是根据这三大方向进行归类的。

柯爱伦告诉记者,过去30年中,杜邦做了很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用更少的消耗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从1990年到2010年,杜邦的能源消耗水平降低了6%,同期产能却提高了40%。杜邦有众多产品可以帮助客户或最终消费者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产品在2010年为杜邦带来16亿美元营业收入。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股东的收益,又提高了环境效益。

2011年,杜邦的研发投入近20亿美元,其中约86%用以应对粮食、能源和防护三大挑战。“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科学公司,致力于创设可持续解决方案,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更健康。”柯爱伦说。

怎么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推出“包容性创新”理念

“全球面临的巨大而复杂的诸多挑战,绝非任何一个个人、政府、组织或企业能够独力应对。应对当今的挑战,有赖于科学融合多方的创新力量。因此,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各种合作伙伴关系。杜邦找到了最佳的运作模式:与他人精诚协作,联合科学家、工程师、企业、政府、机构等各方面,凭借我们广泛的科学专长和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在杜邦,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包容性创新’,”柯爱伦说,“以纯科学和应用科学为基础,与我们的客户合作,满足或大或小的需求,我们喜欢以这样的方式开展业务。”

杜邦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帮助客户提高环境友好性,从而有助于整个产业链的节能减排。“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感到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希望通过‘包容性创新’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柯爱伦说。

柯爱伦说,到2035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将增长40%。杜邦运用其在材料和聚合物科学、化学工程和微生物学方面的专长,与政府、生产商等合作,寻找新的能源资源和更负责任地使用现有资源的创新方法。

杜邦的高性能聚合物产品提高了车辆引擎效率,减轻了车辆重量,从而降低了排放并提高了燃料经济性。杜邦的生物基聚合物产品替代了石油基材料,从而保护了能源资源。杜邦正协助满足对可再生燃料的需求——提供从定向杂交、酶制剂和提高当前生物乙醇生产效率的发酵添加剂,到先进的生物燃料新技术,包括纤维质乙醇和生物丁醇。

为进一步说明“包容性创新”的理念,柯爱伦举例说,杜邦公司致力于利用生物技术采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特殊化学品,减轻人们对消耗型资源的依赖。杜邦—泰特利乐生物基产品有限公司以可再生原料生产的特殊化学品,可制成衣服、地毯、汽车零件、化妆品乃至航空防冻液等各种终端消费产品。

杜邦还致力于开发生物燃料,凭借新技术使之成为有竞争力的石油替代品。在这方面杜邦已经在与很多农户交流,探讨如何收集纤维素、玉米秸秆等。这些东西放在地里会影响到第二年的生产,而如果把这些生物质或者纤维素加以利用,则能生产生物质能源。

中国缘何排在全球战略首位?投资规模和人才队伍将成倍增长

谈到杜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化战略问题时,柯爱伦表示,在全球发展战略中,她把中国放在第一位。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杜邦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和人才队伍将成倍增长,并且会根据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需求,进行科技服务与创新,进一步拓展对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兴产业的培育。

柯爱伦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十分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农业的现代化和工业的转型发展是重要内容。柯爱伦认为,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生物技术将成为重要的引擎。展望未来20年的发展,杜邦公司预计,生物技术将推动诸多领域内的创新——从工程塑料到先进纤维合成物,以及生物燃料、农业和营养,并同时为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打造更加可持续的基础。

柯爱伦说:“前不久我们与大唐新能源材料公司签署了一个备忘录,希望应用杜邦先进的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在吉林建立中国最先进的纤维素乙醇项目。我们做过估算,如果能够把当地玉米秸秆的50%进行回收用来生产纤维素乙醇,那么可以建造出25座年产量为75000吨的乙醇工厂。这意味着将增加125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这些本来要被烧掉的玉米秸秆如果卖给生产制造厂商,农民就能增加18亿元收入。这对中国电力供应、对当地农民都会有一个根本改变。”

“生物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景之广和作用之大是我们目前难以想像的。中国有良好的人才基础、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充足的市场需求,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生物科技一定会获得快速发展,并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成为全球经济模式转型的典范。”柯爱伦说。

柯爱伦告诉记者,在中国,杜邦每一个工厂都有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每一年都要确保达标。同时,公司在整个产品的生命线环节上,都有严格的控制,杜邦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会延伸到客户,要求他们正确使用杜邦提供的产品,因为杜邦致力于在整个产业链上都达到应有的环境水平。

“我们对在中国发展非常有信心,因为杜邦的理念、专长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符合相关行业发展方向的。”柯爱伦举了一个例子,汽车工业如何提高汽车的能源使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轻车体重量,车体重量减轻后燃油消耗就降低了。怎样实现车体减重?一个方法就是把金属部件替换成高性能工程塑料。与国外制造的汽车相比,中国制造的汽车使用的高性能工程塑料要少50%,所以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车体减重后,不但消耗的能源会减少,排放也会减少。目前杜邦正在与中国汽车行业展开合作,杜邦上海研发中心有一整套的设备,可以帮助国内汽车公司进行轻量化研发。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的消费电子、电脑和通讯设备等市场,一个大的趋势就是轻、薄、小,这也要依靠科技。杜邦在材料科技方面有非常广泛的能力。例如,联想笔记本电脑要用塑料取代金属外壳,因为金属外壳成本高,不容易打造成不同的形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于是,我们上海的研发中心与联想的研发团队合作,并利用在深圳的生产装置,一起做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实现其产品升级。”

柯爱伦表示,杜邦愿意和客户一起利用科学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杜邦的科学可以很好地协助应对中国面临的挑战。保护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是杜邦及中国共同的利益所在,杜邦愿意与大家一起寻找这些挑战的应对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