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迎来历史性大丰收,农产品能否重现V型反转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空气”弥漫,覆盖22种基础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5.6%,刷新五年新低纪录。农产品方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年内跌跌不休,本周更是纷纷创下近4-5年新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农业部预期全球农产品将获历史性大丰收,是上述农产品价格大跌的诱因。回顾历史,上一轮农产品熊市是2008年-2009年,本轮熊市的跌幅已接近上轮熊市。而上一轮熊市中农产品价格很快实现V型反转,本轮熊市能否重演如此强势逆转?
美国迎来历史性大丰收
农产品丰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而言无疑是利好,但最近连连下跌的农产品价格却让国内外农民的“钱袋子”很受伤。
截至北京时间9月24日17时,CBOT玉米期货12月合约盘中最低触及324.6美分/蒲式耳,创2009年10月1日以来新低。而CBOT小麦期货12月合约则于9月22日最低下探至469.4美分/蒲式耳,创2009年10月14日以来新低;CBOT大豆期货11月合约于9月23日最低下探至931美分/蒲式耳,创2010年7月9日以来新低。
金石期货分析师鄂玉琼指出,由于6-8月美国玉米、大豆种植区得到天气完美配合,美国玉米、大豆丰产预期不断增加。CBOT玉米、小麦期货近期大跌原因正在于全球玉米、小麦、大豆历史性大丰收的预期。
“美国今年大豆面积大幅增加,单产又因主产区良好天气而大幅提高,这样总产将巨幅增加。”中粮期货分析师孟金辉指出。
据USDA9月最新预计,美国2014年大豆收获面积较上年增加10.8%,单产较上年提高7.6%,总产较上年增加19%。玉米方面,虽然美国玉米面积因农户转种大豆而下降4.4%,但是单产增加8.1%(创纪录单产),总产增加3.4%。小麦方面,2014/2015年度,全球小麦总产达到创纪录的7.2亿吨(增产主要来自于欧盟和乌克兰),并且供给增加幅度超过需求增幅,结转库存增至1.96亿吨,较上年增加1.9%。
“供应充裕,消费增幅有限,形成了库存增多的局面,行情自然持续下滑。”神凯投资投资经理高艳滨指出,今年农产品中玉米、小麦的转弱是从5月份开始的,当时正值冬小麦的拔节抽穗期,也是春小麦的播种初期,当时就已经预测麦子的整体供应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之前虽然出现过部分地区干旱灾害等题材,但在最后的生长阶段还是认为影响被高估了。整体油料与谷物的转折点实际是在6月30日的美国种植面积报告,报告提高了多个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且天气一路理想,带来的丰收预期,给市场造成压力。
有消息称,分析机构Informa Economics日前给客户的报告表示,预计美国2015年大豆产量将创纪录,料为39.1亿蒲式耳;预计美国2015年玉米产量将为132.93亿蒲式耳,并预计美国今年玉米产量将为创纪录的140.24亿蒲式耳;预计美国2015年小麦产量为22.53亿蒲式耳,而美国农业部最新预计今年美国小麦产量为20.30亿蒲式耳。
V型反转能否再现
大豆、玉米和小麦等农产品期货的本轮熊市,始于2012年8-9月;而上一轮农产品熊市则始于2008年。从两次熊市的幅度上看,本次熊市历经时间更长,但跌幅已经接近上一轮熊市中的跌幅。
例如,CBOT大豆期货2012年9月4日以来累计跌幅高达46.85%;而上一轮熊市自2008年7月3日至2009年3月9日累计跌幅高达49.85%;CBOT玉米期货2012年8月2日以来累计下跌59.15%,上一轮熊市自2008年6月19日至2009年9月3日累计跌幅为59.54%。
“2008年农产品暴跌,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的恐慌性下跌,是宏观经济主导。而目前是供需格局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明显出现供需宽松的局面,供给量增幅超过需求量增幅。同时,长期的经济低迷,复苏缓慢也缩减部分消费,但从农产品消费刚性角度看,这部分占比应该不会很大。”鄂玉琼表示。
孟金辉认为,这一轮熊市和2008年的熊市有两个较大不同点:其一,今年价格下跌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农产品供求本身,而2008年则来自于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其二,2008年价格大跌之后,因美国、中国等国家先后出台巨量规模的经济刺激,使得价格出现V型反转;但今年因经济形势不同,这种V型反转绝对无法重现。
供需难有大变化
“农产品价格仍未见底,目前仍在寻底途中。美国大豆、玉米价格在10月份确定收获期低点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之后价格将有所反弹,但是幅度有限。”孟金辉表示,明年美国农产品产区面积维持在高位、黑海和南美区域因自身货币兑美元比价因素,也将维持在高位,若后期天气未出现大问题,供给维持在高位可能性较大。需求方面,因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迷期,增速预期较低,预计明年过剩局面仍将维持。
他认为,粮食类农产品过剩局面将维持两年左右,在2016年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较大(供给出现问题)。2016年美国等主产国天气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也许会是一个大的转型期。
高艳滨则认为未来走势上对不同品种要分别对待。“未来一个月处于大豆、玉米的收割上市阶段,是农产品季节性压力较为集中的时间,因而近期价格继续看弱。进入11月份,大豆和玉米就要看美国的出口以及到时候的消费能否改善了。就目前供需格局看,应该会持续维持在较低的价格位置。”
从供需周期上看,高艳滨认为,农产品的供需周期都比较短,今年美国产量丰收,当下正在播种的南美地区若不出现天气问题,应该也不会出现实质减产,供过于求格局将延续到下一年度。但通常跌破种植成本的价格会影响次年的种植,这也就意味着明年的美国播种可能会出现减少。同时,天气出现问题的话,才有可能实质改善供需结构与价格走势。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