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汤珣:看2014中国农业投资新常态—


前言:近年来国内农业行业走出去的呼声高涨,中粮、双汇、新希望、复星、光明、联想等等纷纷出海并购农业资源。各大投行也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农业资源领域来华游走,坊间的小伙伴们竞相海淘。对此,笔者作为长期游走在中国农业食品领域的观察者,试图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大局出发,以期厘清在此背后的中国农业投资面临的新常态。

1. “95%粮食自给”战略退出历史舞台

(1)粮食安全战略的转变

2013年12月10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7位大佬全体出席的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啥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官文云:“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首次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观念。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新的粮食安全战略,和过往相比有两个大的亮点。第一,是对“粮食”概念按照国际习惯进行细分。形成以稻米和小麦为主的口粮、以玉米为主的饲料谷物、大豆为主的油料作物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口粮“绝对安全”,饲料谷物“基本自给”,油料作物“自由贸易”的新保障格局。第二,正式承认了对于油料作物,饲料谷物的缺口,将通过适度进口来进行保障。这样一来,基本就是扭转了原有95%粮食自给的单一保障体制,为中国的海外农业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

(2) 关于“95%粮食自给率”战略的提出

以史为鉴,大约在18年前,准确的讲就是1996年前后,我国也曾经经历过一次偶发性的大规模粮食进口。而该次非典型性进口直接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整个80年代以前,我们一直是一个缺粮国家,而且当时没有什么外汇,所以大部分时间里面只能是一边想方设法的增加产量,一边通过计划经济的配给制进行粮食的消费抑制。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粮食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国家的外汇也越来越多。但是话说”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1995年超级厄尔尼诺席卷全球,全国凶作,眼看粮价飞升,民心不稳。于是乎,我们强大的外汇储备机器开动,1800万吨的大米、小麦和玉米从澳洲和北美涌向中国,把当时西方列强和东边的岛民们给吓尿了(当时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至此在世界粮食舞台上又多了一个响亮的Player——COFCO中粮集团。

要知道当时国家贸易格局中,基本上是北美澳洲为主要出口国,进口的除了日本全都是一帮发展中国家(中学地理课本上的“南北问题”)。一看到中国一下子开始进口这么多粮食,这帮发展中国家的穷兄弟们就开始着急了,“这是老大哥来跟兄弟们抢饭吃啊”。因此,1995-1996年大量的发展中国家首脑来访,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大哥,你留点给兄弟们呗!”我国当时的ZF——你懂的——那必须是有范儿啊。于是,1996年10月我国正式发行了首部《中国粮食白皮书》,并且为了进一步向世界说明情况,当朝首宰李鹏先生亲自现身11月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峰会,并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维持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话一说完,亚非拉的兄弟们山呼万岁。而这一宣言也就成为了我国十八年以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2. 进口将不得不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

(1) 面对需求,粮食自给率95%不现实


如上所述,1996年中央政府欣然公布了粮食自给率95%目标,进而为了保障这个目标的实现推行的是“省长负责制”。这个能量你懂的,结果1996年这一年各省拼命“开疆扩土”,在气候条件并不是很理想的一个平年,居然小米小麦玉米大豆比前一年增长了8.5%,而且这个增长势头保持了4年,直到1999年。——各位看官现在可以猜猜为什么1998年会发大洪水了?——可除了环境破坏,市场从99年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粮食过剩,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粮价低迷、谷丰伤农的现象更加让人头疼。次年,我国第一个以消化陈化粮为目标的燃料乙醇工厂在吉林动工。

接下来为了对过激的粮食刺激政策进行纠偏,并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2000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在此作用下,2000-2003年中国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有所下降,到了2003年4大主粮的产量大约比96年减少了14.9%。

可惜好景不长。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腾飞进一步加速,房地产、政府投资和外贸加工业把这个国家彻底放飞了起来。与此同时,2003年开始国内食品价格开始上涨,CPI破4。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政府再次开始了粮食增产大运动。

这次猛了!2004年-2013年中国实现了连续十年粮食增产!无论灾丰年都增产!

4大主粮2004年大约是3.6亿吨,到了2012年是4.8亿吨,净增2亿吨,复合增长率3.6%!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的奇迹。可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如此,产量还是不够!四大主粮的纯进口量,90年代基本上是“净出口”,2003年也就是31万吨的紧平衡,04年是2358万吨,2012年——6763万吨,复合增长了14%;当然主要是大豆(大豆的故事我们另外找机会讲),约为5672万吨,玉米515万吨,小麦369万吨,大米207万吨。
回到关于自给率的问题,我们刨除库存和损失因素,设“总消费量=生产量+纯进口量”作为分母,2004年是3.9亿吨,2012年是1.63亿吨;再将国内生产量作为分子计算所为的粮食自给率。2003年大约是99.9%,04年是93.9%就已经低于95%了,到了2012年只有87.7%。所以,当年在亚非拉兄弟们面前标榜大国责任的粮食安全战略其实际已经失效了。

(2) 城镇化过程中的饮食结构升级是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从2000年到2012年之间,大约每年增加人口720万人,同比递增区区的0.54%,人口结构进入了低速增长区间。但是同期的人均GDP(名义)从945美金一下子增加到了6071美金,食用油和肉食的迅猛增长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我国目前的人均肉食消费量已经超过了90年代末(鼎盛时期)的日本,比2008年的韩国还要高。当然同样高出和我们同样人均GDP的国家。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城市家庭按人口算每人每年的肉食采购量(仅仅是在家吃)在90年大概是25.2kg,00年增加到了27.4kg,2012年达到了35.7kg!注意,这还没有算餐厅里的消费量,想想八项规定以前的景象,我国城市人口的肉食消费量已经达到了“不健康”的地步。(笔者在此自省五分钟)。但是同时期的农村人口肉食消费量相对还是比较低,由于统计非常困难,估计应该也有城市人口的一半左右。

(3)国产农产品没有成本优势

中国粮食自给率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国产农产品没有价格竞争力。例如粮食中的早稻,我国是全世界库存最高的国家,但是自从2012年以来一直比进口稻米高20-30%,食品加工业和饲料产业当然会优先采购进口货。

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昂贵的原因主要是成本高,包括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机会成本迅速上升和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同时我国的政府采购保护价政策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2004年我国就已经实施了粮食流通的市场化,但是为了能够保证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政府实施了大米和小麦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这个保护价从2007年至2013年期间,粳稻上涨了2倍,籼稻上涨了88.6%,软质小麦上涨了55.6%。非口粮的玉米和大豆也从2008年开始实施临时收储制度,08年至13年期间价格分别上涨了49.4%和24.3%。

(4)粮食进口配额管理不成熟

大豆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口农作物品种,其关税税率是1996年制定的,并没有采取配额制。有一种说法是关税保护不力导致了国产大豆的彻底沦陷,但笔者认为放弃大豆的自给供应是为玉米、小麦、稻米的增长腾挪了重要的阳关水源和劳动力。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一个条件是对于三大谷物实施配额管理制度。这个配额是大米532万吨(粳稻和籼稻分别266万吨)、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在此配额内的关税一律实施1%的关税率,那基本就是配额内完全开放的意思。

刚刚加入WTO时,我国国内农业生产是过剩的,出口数量很大,进口粮食实际上没有进入中国的可能。但是,这几年这三大谷物的价格不断攀升,进口农产品价格优势不断突出,配额很快就填满了。三大谷物的进口配额主要在少数国有企业手中,处于半市场化状态。按照当前的形势发展,废除或者软化饲料粮的配额管理制度的可能性很大。

3. 在保证口粮的绝对自给的前提下,饲料粮的进口将会增加

(1) 环境矛盾是限制国内供给重要瓶颈


大部分的预测表明到2030年之前,随着中国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加,食用油和肉食的消费还会继续增加。但是国内的资源枯竭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呼声将会限制现行的增产模式。

首先,国内耕地的继续扩大几乎没有可能性。我国有与客观地理条件的限制,真正适宜耕种的人均耕地面积很有限,现代以来针对山地、高原、半干旱、林地的改造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些新增耕地的相当一部分是地力不足的问题耕地,生产的可持续性不足并且其开垦直接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未来只有通过退耕还林来对环境进行修复。

其次,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农业的改造和发展,短期内有可能会对单产和总产量的增加形成强大的压力。这主要是由于进十年来的农业增产主要还是以来化学肥量的大量使用,这对环境负荷产生了很大影响,土地板结甚至荒漠化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据FAO的统计,02年至10年期间中国的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从每公顷301公斤增加到了413公斤,其增收效果呢? 水稻增产5.9%、小麦25.7%、玉米10.9%。顺便提一句,中国的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大概是美国的3.5-4.6倍。这种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直接导致了土地劣化和生态系统的崩溃,也对河流与地下水造成直接污染。2010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调查显示,一半的污染源来自于农业。

(2) 关于口粮进口的依赖风险

我国对口粮的进口是非常保守的,当局认为进口依赖可能招致对外依赖的风险;但值得关注的是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并没有对口粮绝对自给提出数字方面的目标。这就意味着这个绝对自给究竟能维持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国产谷物的价格竞争力。也就是说,即使是口粮未来也可能按照加入WTO的市场化条件来贯彻开放精神。笔者认为这也是对“95%粮食自给率”政策的一种反省。

(3) 饲料粮进口放开的可能性很大

在整体粮食自给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进口量势必不断增长。考虑到政治稳定因素确保口粮的自给自足,饲料粮的不足部分将会依赖于进口。

其中,作为饲料主要蛋白原料豆粕由于大豆的大量进口实际上已经趋于饱和,今后主要扩大进口的应该是作为能量来源的玉米。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原料,在国内的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2000万公顷增加到了2013年的3500万公顷,占到了全国四大主粮种植总面积的36.2%,产量也增加了一倍达到2.2亿公吨。笔者认为如果不大规模的推进转基因玉米的话,这个数量应该已经是中国自身自给供应的上限了。

从农业生产的要素结构来说,土地稀缺并且需要休养,同时农业人口的城镇化速度也非常快。现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人口预计有3亿人(农业部),2020年可能减少到2.1人,2030年估计只剩下1.6亿人。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土地撂荒和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户所得,减少城乡差距的一系列政策可能会在未来5年内密集出台;作为主要手段,鼓励规模化农业和大型畜牧业的发展,进口饲料粮,将畜牧业的工作机会留在国内应该为成为主流方向。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转基因壁垒问题可能随着中美贸易博弈的明朗而会烟消云散,更多的进口玉米来源国也将会被开放。

(4) 中国谷物进口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大豆自由关税贸易从1996年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10个年头,现已成为了占到全世界60%采购量的进口大国。从结果来看,这一进程并没有对世界的粮食供应体系产生混乱,反而是由于中国的进口支撑了国际大豆价格,促使了美国与巴西的大豆增产。可见全世界范围来看,粮食增产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南美和澳洲。中国未来可能开放进口的谷物品种是什么,很快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中国势必要建立自给的海外粮食库存体系,首先这个体系和世界粮食增产的体系要很好的匹配,其次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也非常重要。2006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在卢旺达和莫桑比克开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立,目前可能超过了15个,这些非洲中心将帮助当地的粮食生产提升效率。另外在南美、乌克兰也有政府背景的耕地开发项目,不过说实在话,凡是买地耕种的项目进展的似乎都不是很顺利,事实表明我们在海外农业的发展方面和欧美包括日本企业相比显得欠缺经验,还是处于试错阶段。但是伴随着近年来企业海外扩张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在流通、畜产、谷物加工、养殖屠宰等生产和贸易领域的海外并购增加,相信中国农业食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会比其他工业领域更加的快速和成熟。毕竟制造业的国际化是站在生产者的立场上,而对于农业我们的国际化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

综上所述,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很多难关需要突破,但是笔者相信伴随着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观念的变化和实际需求的增长,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在获取非口粮农作物的海外资源方面将会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