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对地方粮食收储企业实行详细的建档备案管理
【导语·中国大田网】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粮食安全管理责任,做好政策性粮收储,吉林省粮食局对纳入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的企业实行了建档备案管理。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粮食应急能力。
秋风渐起,又要到了每年收粮的时候。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粮食安全管理责任,做好政策性粮收储,吉林省粮食局对纳入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的企业实行了建档备案管理。
“企业粮食收储能力:150000吨,平房仓1个,收储3000吨,罩棚仓1栋,收储3000吨……”这是四平市南山粮库的企业仓储设施统计表。通过这个表格,每个粮库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
四平市粮食局局长寇春生告诉记者,这套档案,有1000多个项目需要填写,“前5个表,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如实填写的,后面5张表,则由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填写。”
这个表格粮食收储企业每月都报送一次。
同时,四平市粮食局也在积极构建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根据四平市市区国有粮库和粮食收购区域布局,以市直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四平市南山粮库(将平西粮库与南山粮库整合,平西粮库变南山粮库分库,收购区域铁西区平西乡)、四平市粮库(将市粮库与第一粮库整合,第一粮库变市粮库分库,收购区域铁东区城东乡)、四平市叶赫粮库(收购区域铁东区叶赫镇)、四平市第二粮库(将第二粮库由城区置换到铁东区石岭镇,收购区域铁东区石岭镇)等五个粮食收储企业和四平市军粮供应站作为四平市构建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体系的主要承载主体,形成覆盖市区各乡(镇)国有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承担落实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备和市场调控任务。
寇春生说:“掌握着粮源,就有利于粮食收购,就能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卖得出,不出现卖粮难,让国有粮食企业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
这套粮食企业的收储档案意义重大,吉林省粮食局副巡视员沈启地告诉记者,“建档的目的,是为了政府能够实时、直观地了解本行政区内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内企业的购、销、储、运、加情况,诚信记录,政府投资形成的粮食收储设施未改变用途等情况。”这是实施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粮食应急能力。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收储档案也为全国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档案管理提供了参数。据了解,目前,全国各省市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吉林省借鉴山东、安徽等省份体系建设档案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出具有吉林地方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这项制度成熟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沈启地说,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档案管理将全部建立完毕。
记者还了解到,吉林省粮食局还将引入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电子档案系统,将体系内企业的地理、经营、仓储等信息录入电子系统,实时掌握情况,加强运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