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突破瓶颈还需再攻关(分享自@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 赵洁 金娟 文/图
马铃薯的“一生”要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成熟期五个重要时期。要想让马铃薯顺利度过这五个时期,实现优质高产,除了选择好品种外,从深耕开始,到起垄播种、追肥喷药,再到中耕培土、收前杀秧,最终完成收获的整个生产环节,都离不开农机的参与。
1
发展现状——机播机收很薄弱
“我家种了100亩马铃薯,亩产一般在四五千斤,没有农机,我们老两口肯定种不下去收不上来!”初秋时节,内蒙古武川县可镇福兴元村57岁的种田“老把式”杨根全说。老杨告诉记者,近几年,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生产对农机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不,我家先后配齐了播种机、中耕机、杀秧机、收获机,种马铃薯比过去省劲儿多了!”老杨说。
据统计,如果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马铃薯亩产可增加500公斤,节本增效630元。机械化种植是人工工效的10~15倍,每亩可节省劳动力工值50元;机械化收获可降低损失2%~3%,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
武川县是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今年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70万亩以上。“其实不光武川县,在我国其他不少地区,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也与贫困区域呈现出高度的重合,马铃薯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金黎平研究员说,“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得马铃薯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马铃薯机械化仍面临诸多考验。其中核心的两点:一是机播、机收仍然是制约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二是地区间机械化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201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国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4.2%,超过平均水平的有13个省份,最高的其中达到94.32%,而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5个省份,最低的接近于零。
此外,马铃薯市场收购价格涨跌幅度较大,令部分农户对其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据黑龙江省农机推广总站研究员级高工孙征权介绍,在黑龙江,由于马铃薯销售市场不稳定,售价与玉米相差无几,而其作业工序繁杂,机械化生产水平也远低于玉米,无奈之下很多农民改种玉米。
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给出了答案:“与我国相比,美国水稻亩产多100公斤,玉米及马铃薯单产分别是我国的2倍、3倍,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除品种外就源于机械化水平的显著差异。”因此,加快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用机械替代人力劳动,实现“增机、减人、增效”,已成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建立马铃薯机械化示范点(区、片),反复试验验证马铃薯机械化新技术装备的适应性、可靠性,并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和熟化,示范带动农民运用先进机械化技术装备开展生产。”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刘宪说。
2
解决之道——机艺融合是关键
“四川省的马铃薯总产量和总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而机械化水平却是全国倒数,其中,播种机械化水平仅为0.13%,收获水平为0.27%,接近于无。”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总工任丹华陈述的这个事实令人震惊。为什么产量面积第一的省份机械化水平如此之低?“关键是农机农艺不相融合。”她解释道。
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布广泛,尤以山地、丘陵居多,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习惯差异大,造成种植制度复杂、单种与间套种并存、起垄高低不一的局面。就四川省而言,马铃薯套、间作模式就有5~6种,使得原本就很小的地块显得更加拥挤。“马铃薯收获机不能进到地里,有时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用微耕机收获马铃薯。”任丹华无奈地说。
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珠坦言:“种植模式的不统一,垄高的不一致,给我们的产品研发带来了很大难度。”与吴洪珠有同感的中机美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总负责人杨德秋表示,由于各地马铃薯种植行距有宽有窄,垄距有大有小,导致机具适应性差,严重制约了马铃薯机械化尤其是收获机械化的进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蒙美连认为,农机农艺相互适应、融合对提高马铃薯机械化水平至关重要。比如,农户在马铃薯收获前两周杀秧,能够加速块茎成熟、薯皮老化,不仅破皮可以解决,马铃薯的亩产也可增加100公斤。农机农艺不融合,直接限制了很多成熟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甚至根本无法应用,导致马铃薯机械化水平一直偏低、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有的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但较为分散的种植方式“绊住了”大型收获机的脚步。孙征权认为,要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建立示范区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至关重要。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或建立示范基地,将不仅使马铃薯市场价格趋于稳定,而且可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对大型联合收获机的需求。去年5月,由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承担的内蒙古武川县和固阳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历经三年终于建成,共投资540万元,示范面积4.6万亩,辐射面积33.4万亩,累计节支增收2.1亿元。示范点的建立,一方面可反复试验验证马铃薯机械化新技术装备的适应性、可靠性,并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和熟化,更重要的是,示范带动农民运用先进机械化技术装备开展生产,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我们以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就是要推广深耕、起垄播种、中耕培土、机械收获马铃薯,让农民看到好处,接受机械化。”示范基地的擎川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凤英告诉记者。
3
未来方向——技术创新为根本
在武川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声响,中机美诺、德沃、格力莫等企业的收获机在田间地头逐一开始了作业,机器经过后,一个个溜圆白净的马铃薯被翻了出来,农民紧随其后捡拾装袋。“这些机子真不错,又快又好,破皮也少。”福兴元村村民任仙芝捡起刚挖出的马铃薯说。
近几年,国内市场上的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种类逐渐增多,将很多农户从种、收环节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国产中小型马铃薯机具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成为主流。但这些中小型机械在适应性和可靠性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机具制造工艺比较粗糙,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装配质量、外观质量较差,使用寿命短。”郑州山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贾振军无奈地说。
由于马铃薯生产标准化水平较低,限制了大型联合收获机的使用,导致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马铃薯收获属于半机械化状态,即采用挖掘机一次性完成薯块的挖掘、分离、铺放集条作业,最后人工捡拾装袋,使实际收获时间和收获成本都较高。杨德秋说,如果马铃薯亩产为6000斤,一台挖掘式收获机后面需要近80人捡拾,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研发联合收获机成为马铃薯生产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正在形成,这将加速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进程。联合产学研推各部门,开展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具研发,成为马铃薯机械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不开发产品是等死,开发了可能更早死”的现状充分反映出企业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要改变这一现状,除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外,还应在有条件的马铃薯主产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为马铃薯联合收获创造条件,并通过政府补贴,促进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全力打造自主品牌。正如罗锡文院士所说,要提高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水平,必须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在现有机型基础上,对国外的机型加以消化吸收,推陈出新,研制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