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积极发展葡萄种植引导当地产业转型

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的威县,现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常年种植棉花面积为80万亩以上,亩产籽棉500余斤。棉花曾是威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棉花产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受到了挑战。在棉花产量在无法再突破、国际棉价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威县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葡萄特色种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将种植产业升级。

其中,洺州镇戚霍寨村就是一个发展葡萄种植的典型村。据了解,该村率先打破了棉花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的局势,改走葡萄特色种植路线。在群众自发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政府政策引导、重点帮扶,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洺州镇、第十营乡、方营乡为龙头的葡萄种植基地,并扶持有条件的农民组织修建了果品冷藏库。

据介绍,目前戚霍寨村所有的耕地上都种上了葡萄,洺州镇、第十营乡、固献乡部分村也都开始向葡萄规模化种植转型。据种植户介绍,他们种植的是巨峰葡萄,一亩地年收入一万元左右,是棉花收入的六七倍。由于原来种植棉花的农户都改种了葡萄,现在威县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经有数万亩。

“看着冷库门口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客商都在紧张的称重收购,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交易结束后的戚霍寨村村民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