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发布 人才类集体户籍制度改革更具实践性

中国经济网9月16日讯 (记者 陈郁) 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联合发布的《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指出,人才类集体户籍制度改革更具实践性。

报告指出,在制度层面,近几年,北京市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先后实行暂住证、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等户籍管理办法,推出了一些新型户籍供给模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居住证制度正在积极地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并成为2014年市政府折子工程,即将推行。但是,总的来看,受人口、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以及“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户籍改革指导性方针影响,在未来,北京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将进一步放缓,难有实质性突破。

然而,改革人才类集体户户籍制度相对于其他户籍制度改革而言,改革代价小,效果好,也具有实践可操作性。其不影响控制人口规模、不影响社会福利支出、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只需做出制度上的创新与调整,理顺人才类集体户管理关系,就可以解决人才类集体户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因此,加快改革人才类集体户户籍制度,可以作为北京市户籍制度优先改革的突破口。

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外人口管理先进经验,创新户籍制度,满足人才类集体户权利诉求,解决人才类集体户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只有将人才类集体户户籍纳入改革日程,加紧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尽早解决人才类集体户结婚、生育、流动等困境,才能适应人才发展需求,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建设需求。报告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进行了中期报告,认为截至目前,居民收入水平再创新高;社会建设改革不断推进;住房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打击违法、违章行为取得丰硕成果;环境治理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报告同时指人口规模问题、大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是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报告指出,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着力点主要涉及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人群全覆盖进程,从社会领域入手加强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