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强县念好“增产经”

导语·中国大田网济宁市兖州区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生产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但受到苗木种植、村庄搬迁、采煤塌陷等多重影响,近年来,兖州粮食的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

济宁市兖州区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生产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但受到苗木种植、村庄搬迁、采煤塌陷等多重影响,近年来,兖州粮食的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如何在有限资源下,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增加科技要素、创新耕作模式、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一个个粮食增产“新招”的广泛应用,使得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实现了总量与增收再突破。在广袤沃野上,唱响了农民增产增收致富的幸福之歌。

新技术取代“老把式”———百亩田多出七亩地

“前面这片麦田全部由我们合作社托管,大约有980多亩,目前长势比较好,预计今年产量至少能在1100斤以上。”5月27日,在一畦畦黄灿灿的麦地里,兖州区小孟镇沙窝村惠农合作社社长仇汉华向记者介绍,明显宽出“常规”的畦子,采用的是小麦“双宽”种植技术。

在沙窝村的地头上,竖着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高产稳产示范区的牌子,而这样的示范区,在全区7个乡镇都有。该区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针对传统的播种方式田间畦埂占地面积大、漏光多、缺苗断垄和疙瘩苗多的实际问题,兖州区农业专家联合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通过近几年的试验,摸索出了这项适宜本地应用的增产技术。“今年小麦播种时,合作社托管的全部采用这种新的技术,能增加7%的土地使用面积,我980多亩,算了一下,大约增加六十多亩地,还没有缺苗断垄的现象,这样两项综合起来,能增加到10%左右的产量。”很快,仇汉华尝到了“新式种地”的甜头。

为推广小麦“双宽”的种植模式,兖州区出台奖励扶持措施,利用项目资金对小麦玉米一体化增产模式中的播种机械进行补贴,玉米单粒精播机每台补贴2000元,小麦宽幅播种机每台补贴3600元,全区共推广玉米单粒精播机200台、小麦宽幅播种机150台。目前,该区小麦宽幅播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预计年可增产小麦达500万公斤。“省水、省肥、省人工,抗病、抗倒、效益增,农民每亩增加收入350元”,兖州区农业局长张士坤介绍,这种模式综合运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科学分配全年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构建优势群体,实现稳产、高产、高效的目标。今年麦收期间,兖州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获———粮食运输———秸秆还田———玉米夏直播”一条龙作业模式,使夏收、夏种一次完成,“三夏”变成了“两夏”,小麦收割与玉米免耕播种压茬同时进行,保证还田秸秆不影响玉米播种作业,实现以收获促播种、以播种促禁烧的良性循环。

插花地被家庭农场代替———新型经营主体凸显规模效益

漕河镇河南村种粮大户甄勇原来从事农资经营,2013年3月社区上房后,大多数村民流露出不想种地的意愿,甄勇于2013年7月承包了本村400亩地,并于2013年8月成立幸福家庭农场,也是兖州区第一个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

土地集中了,成本和费用也增加了,规模效益也体现了。当年秋季玉米平均亩产1100多斤,400亩地共收获44万斤,卖了50万元,除去土地流转租金、生产成本等各项费用,净利润9万多元。

除去地里收入外,甄勇还有一块收入,就是种粮大户补贴。按照去年的标准,省里每亩地补贴230元,400亩地能领到8万多元的补贴款。在技术指导上,区农科所技术员蒋明洋包保甄勇,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另外农业局在他地里搞了40亩高产攻关的实验田,免费提供化肥、种子。“村里对着400亩地做了调整,田成方地成块,方便大型机械的使用,便于管理。”谈起国家对种粮大户的支持,甄勇高兴地说。

近年来,更多的农民像甄勇一样,以土地入股、转包、承包的形式流转土地,全区超过20万亩土地流转到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手中,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其中涌现出100亩以上种粮大户154户,注册成立农民合作社350家、家庭农场24家,土地全部流转的村50个。

单打独斗变抱团打天下———种粮大户组成“联合舰队”

5月27日,在大安镇后白楼村的种植基地里,种粮大户曹留生正忙着搬新家。记者在现场看到,后边是高大的仓储设备,前边一排整齐的平房,有维修车间、办公室、厨房等,而后边1000多平方的仓库里堆放刚购买3台崭新的1104拖拉机、3台小麦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和3台玉米清茬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这9台机械,除去市里、区里的补贴外,我总共投入57万多元。”麦收在即,曹留生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颗粒归仓了。

前期投入这么大,曹留生是有底细的,一是中央一号文件扶持政策好,种粮大户们吃了定心丸;二是种粮大户联盟担保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

针对种粮大户们资金和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去年7月,兖州市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牵头,吸纳40家种粮大户成立的信用合作联盟,通过定期召开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为种粮大户们提供一个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根据《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户信用联盟信贷服务协议》,联盟会员成立联保小组,为联盟会员进行担保。除粮食生产担保贷款外,在联盟内将实行统一粮食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生产资料购进、统一机械调剂使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粮食销售、统一信息服务,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种粮风险,促进种粮大户之间“抱团发展”。据测算,这种资源共享式的服务可种粮大户亩均增收400元,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合作社团购农资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商家直接运送过来,节省运输成本。拿化肥来说,100斤的二铵155元一袋,统一采购后122元一袋,每袋便宜28元,合作社一次要了一车皮60吨,厂家直接发到火车站,很省心。”曹留生介绍。

联盟将进一步加强联盟内部运作管理,通过建立自己的一套信用评审体系,与银行的评价体系相衔接,这样联盟对会员的信用评价可以作为银行信用评级的直接依据,实际上就是将来可以用信誉做抵押,联盟会员彼此熟悉也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