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穿戴设备之父”彭特兰:解构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
继尼葛洛庞帝和拜伦森后,MIT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阿莱克斯·彭特兰成为百度百家第三期TheBigTalk的主讲人。
有“可穿戴设备之父”的阿莱克斯·彭特兰,阐述了他对于可穿戴设备前景的看法,并对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挑战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可穿戴设备并不成熟
早在20多年前,彭特兰及MIT人类动力实验室就开始研究可穿戴设备了,GoogleGlass(谷歌眼镜)、面部识别等多项革命性的产品都出自于彭特兰的学生手中。
彭特兰指出,提到大数据时,与大家认为的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就是大数据不同,自己认为大数据更关注的不是衡量自己,而是与人相关的内容和互动。
“在生活中各个物件都有二维码还有射频识别的机制,这样电脑能够读取知道这个房间的东西到底在哪个位置,通过这些标志,计算机就知道家里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的家、我们的车里、我们的工厂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彭特兰认为,人们嵌入到车里、工厂里、家里的这些设备,相当于将这些设备移植在了人类身上,并成为有传感器的系统,不断追踪着用户的位置,实现无线互联网的连接。
因此,在彭特兰看来,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传感器,传感器负责传送测量数据,通过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可以了解到行为是否健康、公司生产力是否强、整个城市的运作是否健康等等。
虽然是“可穿戴设备之父”,彭特兰自身却并没有使用任何可穿戴设备,因为彭特兰觉得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并不成熟,没有达到他理想的标准,而导致可穿戴设备误差的原因在于,目前的传感器还不够智能。
彭特兰表示,完美的可穿戴设备,是不需要通过交流,设备就能够清楚的洞察佩戴者的想法,“比如,我不需要知道我现在的脉搏,它应当知道我今天过的怎么样。我觉得这才是可穿戴设备应当做到的。”
不过,彭特兰却对即将发布的苹果iWatch表示期待,他认为,“苹果的产品,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
“我知道很多其他的公司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标准,并且超越它,所以你会看到健康的产品,你会得到校准和非常好的准确的结果”,彭特兰称。
大数据的全面应用可穿戴式设备与大数据息息相关,在谈到大数据时,彭特兰又从医疗、金融、城市建设以及犯罪预测等多个应用领域,进行了一一延展性的说明。
在医疗领域,彭特兰认为,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应该是可以监测人的身体状况,比如心脏的健康。除此之外,大数据的分析对于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比如,通过对已患流感的人的行为和位置进行监测,让大家了解到流感人群的实时分布地区,人们就可以有效规避自己与流感患者的接触,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在金融领域,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则更为直观和具备说服力。彭兰特设想,通过分析银行卡的消费路径以及消费地点数据,一些连锁店的运营者可以知道哪些店可以合并,哪些店需要撤销,哪些地方需要开设新店。
彭兰特还认为,利用对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数据分析,如他们去超市的时候是不是去了加油站、药店、花店等等相关的路径,房地产行业也可以了解到这个购物中心哪些商店应该放在一起,哪些东西应该分开放。此外,彭兰特指出,大数据对于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对人们出行习惯和消费行为等数据的分析,可以指导整个城市公共资源的分布;通过对犯罪地点数据的分析,预测出犯罪高发区,然后在这些地区部署更多的警力,就可以极大提高出警效率并且减少资源浪费。
基于以上对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彭特兰总结,当前大数据最基本的核心作用是让其为生产力发生相应的变革,使得普通用户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大数据虽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不可对其进行过于神话的应用。”彭特兰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严肃对待大数据技术,但在商业领域,中国的公司在大数据方面仍然比较年轻,因此除了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提高,更应该考虑立足点在哪、如何和政府合作、如何进行分享等。
“如何更好的控制个人的数据,使政府、公司和消费者都受益很重要。因为必须让这三者都能受益,才能够把个人数据很好的应用起来。对个人数据处理要跟处理钱或者是说黄金、白银、股票一样小心和谨慎,这需要有监管的法律法规来控制个人数据的传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