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抗旱,陕西应注重发展“雨养农业”

原标题:持久抗旱,陕西应注重发展“雨养农业”

如果土壤深松深翻,其蓄水保墒能力是否更好一些?如果节水农业发展得好,今年伏旱的影响是否就不会这么严重?一场大旱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8月中旬以后,来势汹汹的伏旱总算基本结束。回头再看这场半世纪不遇的伏旱,总有一些感触让我们印象深刻。“今年的大旱,值得我们反思的很多。陕西十年九旱,要持久抗旱、主动抗旱,必须发展节水农业、‘雨养农业’。”8月28日,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振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陕西现有耕地5000多万亩,仅三分之一有灌溉条件,而实际灌溉面积不足1000万亩。与此同时,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紧缺;陕西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农业用水要实现‘零增长’”,这就意味着今后粮食作物用水量必然减少。在此背景下,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更大幅度利用降雨是陕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节水农业首先要在旱塬地带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在今年的伏旱天已展露出“不同凡响”的成果。8月初旱情最重时,记者在蒲城县三合乡义龙村节水灌溉项目示范区看到的却是玉米长势喜人的景象。项目区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既有地膜覆盖又有滴灌设备,结合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多项举措,土壤保墒效果好,专家预估亩产600公斤以上不成问题。同时节水效果明显。村民赵友全说,一亩地用滴灌,浇三次水才用90立方米,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亩节水150立方米。

膜下滴灌并不是新事物,为何此前一直没有太大起色?“一方面是由于过去管子的质量问题,另外也有水、肥质量不过关的问题,管口容易堵,农民不太愿意接受。如今水、肥质量基本都没有问题了,管子质量也提高了,一次性投入180元左右,可用3年。如果政府再给补贴一点的话,今后推广起来应该不费力。”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思训说,如果这一技术能推广开,那么在渭北旱腰带有水源的地方就能实现粮食生产一季变两季,旱地变水地,成为我省的粮食高产区。

除此之外,在陕西这样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还应发展“雨养农业”,利用好天上的降雨。作为十年九旱的西部省份,陕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从何处来。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在关中和陕北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井吊空了,抽不上水来。因此与其大修大建水利设施,不如发展雨养农业,借天公之力,高效利用雨水实现“小成本办大事”,或许更为实用。

而发展“雨养农业”,从根本上要注重做好土壤的深松深翻。据了解,我省耕地质量较差,粮食单产水平低,与邻近的河南相比,粮食单产低100公斤左右,耕地未进行深松深翻就是主要原因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省的耕地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深松深翻,犁底层厚重,作物根部难以下扎,基本在2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盘结生长,因此逢旱即灾,庄稼很不耐旱。面临同样的旱情,今年永寿县塬区小麦亩产高达598公斤,就与当地农民两三年深翻一次,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有关。

今年的大旱,也让我省加快了发展节水农业的步伐。记者了解到,明年,省农业厅将在渭北大力推广春玉米地膜全覆盖,在渭北旱腰带发展节水灌溉,同时示范推广深松深翻以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全力提高我省粮食生产水平。“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节水灌溉和雨养农业,把这些措施实施好的话,陕西只要用2000多万亩良田,就能收获2000多万吨粮食,陕西的粮食产量就有保障了。”王振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