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质资源告别“拿”

“中国民间小麦种质资源交流协会”的材料交流活动启动了。一份份材料通过邮局、快递寄送到需要的地方,如同装载了希望的羽翼,飞翔在神州大地上。“协会”成员的老师们,以前所未见的真诚和热情支撑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共同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骄傲属于这个集体,骄傲属于每一位老师。

长久以来,育种领域的亲本材料靠“拿”已是潜规则,“掐”一穗成了职业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育种单位之间的材料交流越来越少。人们不再交流材料,有了“宝贝”就捂住不放。材料之间本来应有的基因流被人们架起了篱笆和围墙。总之是有些不该“拿”的材料被拿走了,该“拿”的育种材料却没有利用起来。

“协会”遵循不该“拿”的“不拿”的原则,交流材料的范围限于审定品种、自有高代品系及其他适宜交流的材料如农家种等,正参加国家试验的材料不在交流的范围。“协会”将通过集中种植、联合鉴定等方法遴选富有利用价值的育种材料,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通过育种方法及心得的交流提高育种工作效率,通过相互协作多点鉴定等方法拓展发展空间。作为一个“平台”,“协会”的价值来自于交流、共享、合作和创新,推动价值实现的动力来自于“协会”成员的“票友”精神。

这是一群可爱的票友,他们理应拥有美好的明天,他们也配得拥有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