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现代农业新模式
发表日期:2014-08-26 01:20AM 阅览次数:
中科院STS为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虽然我国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但“丰年缺粮”已成我国粮食供需的常态。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传统农业的发展潜藏隐忧。”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邓祥征如是表示。
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河南、湖南等地考察时强调,我国农业的出路在发展现代农业。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提出农业发展要“适度规模”。
对于现代农业,可否提炼总结出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到底多大算“适度”,怎么才能科学论证?作为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中的特设项目之一,邓祥征主持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模型模拟项目正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中科院STS现代农业发展类项目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农业科技办公室组织启动,目标是就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开展种种战略分析及技术支撑研究工作。
东北和山东是我国两个重要的粮食主产区,2012年,两个区域的粮食产量超过全国的1/4,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占全国的33%、大豆占全国的44%、粳稻占全国的52%;山东省的小麦产量占到全国的18%。
邓祥征带领的项目组注意到,由于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和环境本底条件的差异,东北地区集约化经营的大型农场和山东省中小型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迥然不同。
邓祥征说,如何总结这两个区域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模式,对于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阶段性成果
自今年5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模型模拟项目组赴东北与山东多地开展了多轮次调研,并对这两个区域的现行农业模式作了总结与提炼。
项目组把东北大型农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概括为“一规、二大与三高”特征,分别说的是,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农场面积的“大规模”、机械装备的“大马力”,以及从业人员的“高素质”、产出水平的“高产能”、技术水准的“高科技”。
他们调研认为,虽然这一代表性的东北现代农业模式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该项目组博士宋伟介绍,东北大规模农场排灌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生产受春旱和秋涝影响的问题突出,丘陵区农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年累月的过度垦殖带来了比较严重的黑土地退化问题。大量农场农业科技人员的流失,如沈阳军区农副业基地军人退伍、转业,导致缺农技人员及种田能手的严峻形势。
邓祥征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并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依托更加精细化和定量化的模型模拟手段,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优化模拟,优化投入结构,将现在多以经验制定的农业生产标准转换为经过计算机优化模拟的农业系统的经营规范,并提出分区选择、分类规划、分期实施的科学方案。
山东省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迥异于东北地区,小规模生产单元对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矛盾更为突出,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出了另外的道路。该项目组调研发现不管是新型的“家庭农场”,还是发展若干年的“合作社”及“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均在山东有实践与发展。
三种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也走出了我国人地关系相对紧张区域一条可借鉴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但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项目组博士张倩介绍,诸如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计时工资下对农业生产质量把控不严。融资较难,仅靠输血式的项目资助无法达到真正的扶持效果。从技术上,小农户聘请技术指导的成本过高。从利益分配上,农户与公司、合作社的捆绑不紧密,无法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
邓祥征表示,未来,山东中小型农场在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投入产出的优化、市场风险的应对和规避能力建设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科技服务目标
“通过一系列总结、归纳与模型选优,项目组提炼出分类、分项、分指标描述的现代农业成套标准、规范与体系,概括出可推广、可复制、标准化、参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邓祥征对该项目为期两年的这一研究目标如此概括。
具体而言,该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大规模农场、山东省中小型家庭农场开展现代农业的成本效益分析,构建农业部门均衡分析模型并开展模拟分析,提炼区域现代农业模式;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开展东北地区、山东省现代农业模式实证规划,结合优化现代农业布局与规模的要求,分析各类资源禀赋下不同规模农场的投入水平及组合,遴选合理可行的调控措施并排定实施的优先顺序,提出优化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另外,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组还将撰写东北地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调研报告,总结与提炼我国典型地区现代农业模式的标准体系与技术规范。其科研探索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地方政府的决策,促进区域现代农业模式创新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