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陕西粮食抗灾增产能力

导语.中国大田网今年全县将深松耕地1万多亩,同时对首批购置深松拖拉机的农民给予除了国家农机补贴之外,再追加总购机款20%的补助,以此推动这项抗旱增产措施在全县的推广。

在开展深松试点一年后,8月14日,岐山县在蒲村镇召开土地深松现场会。“去年试点的效果非常好,单深松一项措施,就可增产粮食5%-10%。”岐山农机推广中心主任张新忠说,今年全县将深松耕地1万多亩,同时对首批购置深松拖拉机的农民给予除了国家农机补贴之外,再追加总购机款20%的补助,以此推动这项抗旱增产措施在全县的推广。

生产实际和我省农业、水保部门的调查研究同时表明,坚硬厚实的土壤犁底层,已经成为目前制约陕西粮食增产和抗灾能力低下的关键因素。

据2013年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省近7成的农田耕层达不到20厘米的要求;超过5成的农田犁底层过厚,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其中粮食主产区关中地区最为突出;土壤紧实,超出了小麦、玉米生长的适宜范围。

犁底层是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由于长期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所致,一般离地表不到20厘米。过去由于人畜劳作对土壤的压实度有限,而且农民习惯于深翻土地,犁底层较薄较松,不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大的影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粮兼业化的出现,大多数农民已经不再深翻耕地,加上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机械对耕地的反复碾压和有机肥施用不足等,导致犁底层越来越厚,压实度越来越大。坚硬厚实的犁底层严重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和雨水下渗,从而大大降低了作物自身的抗灾能力,逢旱遇涝往往即成灾害。

“夏收后我们去地里挖过小麦根。正常情况下小麦根深可以达到两米左右,但是现在小麦根系在不到20厘米的土壤耕作层横向盘结生长,像席子一样。”省农机局科教处副处长王勇毅说,不打破犁底层,不光作物根系难以下扎,庄稼不耐旱,而且其他增产措施的实施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陕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十年九旱,干旱是常态。同时陕西4600多万亩粮食面积中,每年实际可浇灌面积不足1000万亩,因此更加实际和长效的抗旱,应当立足于发展“雨养农业”,充分发挥好降雨的作用。

“陕西5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根据实验,深松的耕地比没有深松的耕地,一亩地能多蓄100-200方水。土壤深松相当于建了一个地下水库,可以做到秋水冬用或春用,增加了农田和作物抗旱能力。”王勇毅说。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投入专项资金,在渭北旱原开展耕地深松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