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文章

推荐《中国科学报》关于种业创新的报道

媒体关于金色农华海外盗种事件的第二波评论临近尾声时,又出现几篇文章,其中一篇被人民网和光明网转载的《中国科学报》的文章值得大家参考。这篇文章对事件过程一带而过,然后用大量笔墨讨论中国种业现状和问题,试图探索出路。

《中国科学报》 (2014-08-01 第4版 深度) 关于大北农盗种事件的综合报道和讨论(题目:大北农董事长之妻在美盗种被拘押 种业“没种”?)是我最近看到同类文章中最好的一篇,因为记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用大量笔墨重点讨论种业的改革与创新难题。这才是中国种业界人士应该从事件中吸取的教训。虽然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分析,但已经比其他同类文章论述得透彻多了。

我们确实应该就这次事件,认真讨论知识产权保护对种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讨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途径。这两个方面值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厘出头绪。

这些年,我经常“被”采访,有些是真的被采访,但也有一些报道并没有真的被采访。一些媒体压根就没采访过我,却能写出采访文章来。也有的是从我的博客上扒文字,或者听我做报告,然后就算是采访过了。这其实不妥。因为记者和专家理解问题的角度经常不一样,有时候媒体记者未必能准确理解我的意思,所以,我不能为没有经过沟通而见报的文字负责,也不能为重复见报而担责。

本文记者很年轻,征得我同意,允许他使用我博客上的资料,而且写成文稿以后传给我审阅。当然,我只审阅了与我有关的文字。但仍然有一点理解上的出入,那就是在文章最后两段,我强调的是非农资本与种业的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不是非农资本与传统种业的结合。显然记者是按照后者理解的。这似乎也没错,所以我就没有强求按照我的意思纠正之。

我的本意是说现在种业还不能算是市场经济,官僚主义和计划经济的干预还是比较多,而且屡屡置种业企业于死地。这一层意思还没有被广泛意识到,包括媒体也没有关注到这个角度,更没有被管理当局意识到。这事情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管理当局不应该过多过细地干预市场经济行为,而应基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产业需求去调研和解决困扰种业发展的三个重大障碍问题。即: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合理投资防泡沫。这些才是政府该管的大事。

我推荐的这篇文章“深度”采访了一些专家,每个人关注的角度和所持观点不尽相同,但确实有一定深度,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各种意见都自由地表达出来,记者为这么多受访者营造了一个自由讨论的平台和氛围,大家都说出了很关键的真话,各种观点互相补充,表达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这是本文成功的原因所在。希望其他媒体在报道种业新闻和事件的时候,学习这种文风。

我对记者不苛求,毕竟职业领域不同;记者不能透彻理解我们的思想和语言在情理之中,我们也干不好记者的文字活。但若未经允许或没有采访而发出报道,我只是不担责罢了。

2014年8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