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要做区域规划
关于品种的区域规划
最近,农业部种子管理部门要施行品种审定的绿色通道制度,一些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办法,他们都把事情想简单了。绿色通道不应照搬几十年前入门阶段的老套路。既然改革就要有改革的样子,哪怕是假装的也要装出个样子来。现在问题是从理论基础上普遍忽视科学依据,从直接操作层面更缺少必要的技术储备和知识储备。且不说政策和制度层面的缺憾,只说技术层面,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按照科学方法重新规划品种的生态区域。不然的话,按照现在的区域试验和审定管理方法,绿色通道仍然是重复国家品种审定在入门阶段那一套粗糙的老做法,绿色通道就失去了改革与创新意义,不可能借此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绿色通道”服务于商业育种,于是必须明确品种的区域规划,这就决定了育种行为的区域规划。可是我们至今没有!1995年以前,是农科院系统管理品种的区域试验,科学家们能够追踪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地融入新技术和新理念。自1996年以后,品种的区域试验和审定制度走上官僚化的道路,就同新技术和新理念绝缘,完全利益化,专家越来越发挥不了作用。这是品种试验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
曾在外企工作过的某青年科技人员很着急,他多次与我电话中讨论这个问题。佳木斯深度培训会之后,我们再次讨论,感到这个问题迫切需要有人研究。科研机构和大学不太可能研究这个问题,原因是没有经费,更重要的是资源整合不起来。我们体系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体系内外资源整合的有利条件,比较适合做这项研究。
请栽培研究室组织青年科技人员讨论,谁能接受这项任务。要求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数理统计技术和田间试验设计,熟悉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病理学stress、非生物stress、土壤学和品种知识,还须科学地调查农民的种植习惯与生产方式对品种的需求特点。在跨国公司,这项研究由农学家挑头。我们可否物色青年人挑头,加上植保、土壤、气象、育种方面的专家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王立春团队的王永军或其他团队的青年科技人员,谁能接此任务?
这项研究成果将会是品种试验走向市场化和助推商业化育种的基础性数据和建立一个先进的品种管理系统。所以,必须同企业合作完成这项研究任务。企业人员也必须是有跨国公司经历的青年科技人员才好参与。首先要选对人。企业中,我推荐金标记参加该项研究。
除了品种的区域规划这个国内科技人员生疏的大问题,还有实验设计方法、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处理、环境互作分析等都是中国品种试验人员不熟悉而又特别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现在开始就有人研究。此外,还需要有人探索指数选择问题。这后一个问题是先做调研式的研究,如果现代生物信息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做指数选择。但现在需要调研,因为指数选择的思想是越来越需要的。体系采取的是简易方法,但很有效。即使推广商业育种管理软件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仍需要我们积累数据。
我们将在最近利用某一个地区田间开放日的机会,召集三人小组和执行专家组一起开会讨论和做出决策。现在,请专家们推荐合适的牵头人,提出建议和思路框架,开始研究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