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南皮用秸秆生产生物乙醇
南皮县乌马营镇的绿之源甜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高粱,生产生物乙醇和饲草,使一亩地高粱产值达到了一万多元。
2011年,在河北省农科院的帮助下,潘振清了解到了甜高粱秸秆生产生物乙醇技术,一番考察之后,他选择在南皮县成立绿之源甜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南皮县因为土地盐碱程度高,所以一直有种植高粱的传统,可为生产生物乙醇提供充足的原料。”
潘振清所生产的生物乙醇,以含糖量高的甜高粱秸秆为主要原材料,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代替部分石油,减轻环境污染,真正做到发展生物能源不与粮食、糖料、油料作物相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利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的技术,但相对于甜高粱秸秆而言,生产成本高很多,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且两者所产乙醇质量并无差异。”潘振清介绍道。
在别的地方,一亩地高粱通过卖籽粒产值不过千元,而在潘振清这里,每亩高粱地的收益却足足提高了10多倍。“一亩地甜高粱能有5000斤秸秆,可生产400斤可食用生物乙醇,卖给酒厂的话,每斤20元,仅乙醇方面的收益,一亩地就有8000元;高粱籽粒每亩地可产800斤,以每斤1块2毛钱计算,一亩地收入960元;提炼完生物乙醇之后,每亩地高粱秸秆会产生4000斤左右的秸秆废渣,这些废渣富含高蛋白、糖分,是优质的饲料,按照每斤3毛钱计算,每亩地的饲料收入为1200元钱。三项加起来,在俺们合作社,一亩地高粱所产生的收益一共是10160元。”潘振清告诉记者,合作社通过加工和综合利用,基本不产生废弃物,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如今,绿之源甜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近50位,直接种植面积500余亩。在通过现代科技“掘金”的同时,也给当地村民带去了更高的收益。
入夏以来,面对着连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南皮县绿之源甜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杨文胜却显得相对淡定许多。“俺今年种了10亩地甜高粱,等到10月高粱成熟了,秸秆和籽粒统统卖给合作社,一亩地收入接近2000块钱,比种玉米、小麦上算。”杨文胜告诉记者,因为今年降雨偏少,不少农户的玉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而他种植的高粱不但管理粗放,而且抗旱、耐涝、耐盐碱,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通讯员 南宝通 刘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