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入库仓容紧张 托市越来越走不动

导语·中国大田网连续的政策性收储使得大量粮源进入国家库存,造成局部地区仓容紧张。某种程度上说,当下的小麦“托市困局”具有标本意义,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以构建目标价格体系为切入点,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近日,从粮食主省区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传来信息表明,多年来的托市政策稳定了农民收益,是国内粮食连年增产的重要推动力,但一些地方出现的共性问题不容忽视:连续的政策性收储使得大量粮源进入国家库存,造成局部地区仓容紧张;一路上涨的托市价引发“天花板”效应,形成多重“粮价倒挂”现象。

农业专家表示,某种程度上说,当下的小麦“托市困局”具有标本意义,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以构建目标价格体系为切入点,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在小麦主产区安徽宿州市埇桥区,90%的小麦收购都是政策性的托市收购。而由于面粉行业不景气,很多企业处于停产状态,由此导致大量粮源进入国有粮食库存,给仓容带来很大压力,一些农民未来可能出现卖粮难。

而在湖北省,预计新增11亿斤仓容,加上促销腾仓部分,总计可以腾出仓容20亿斤左右,但按照秋粮托市收购60亿斤的规模,仍将有三四十亿斤的缺口。

除了大量收储造成库容紧张外,长期实行的托市政策在其他方面也遭遇了“天花板效应”,使得这一惠农政策的执行日渐陷入困局。粮食价格涨跌并不固定,托市价格却一路上升,结果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国有企业包袱越来越重,当下的小麦“托市困局”具有标本意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亟待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