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石龙镇农机欢唱水稻生产线

时下,正值夏收时节,热风吹雨,暑气逼人。在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合作社的室内“晒谷场”,车来人往,热闹非凡,自动烘干机正吞吐着刚割下运来的湿稻谷。这是农业机械化给农民带来的福祉。

新村党支部书记戚应贵说,这新气象是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也归功于杨伯安祖孙三代的持续发力。

杨伯安:实现犁耙机械化

杨伯安现年80多岁,古铜色的脸上留下了岁月风雨侵蚀的印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不久,翻身得解放的杨伯安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参加抗美授朝、保家卫国的战斗,战争结束后解甲归田。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勤劳的杨伯安一家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时任村委干部的杨伯安没有满足,决意要当勤劳致富的领头羊。当时,荒地多,村里规定,谁开荒归谁。那几年,他带领全家起早贪黑开荒造田。几年下来,全家水田面积达200亩,加上后来租种邻居去广东打工摞荒的水田 ,种植水稻面积达300多亩。这时,他投入资金购买了3台拖拉机耕作,实现了犁耙机械化。1996年,杨伯安向国家交售粮食50万斤,成为全国售粮状元,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杨礼忠:实现粮食加工和晾晒机械化

杨伯安有5个儿子,4个外出发展,老四杨礼忠留守家中承父业。上世纪末,出现农民售粮难、粮食生产效益欠佳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现状,1999年,杨礼忠多方筹资和向石龙信用社贷款,投资150万元购进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设备,在石龙新村办起了大米加工厂,年加工稻谷 1万吨,除了加工自家生产的稻谷外,还收购周边农民出产的稻谷,且每百斤稻谷高于市场价2元。初试牛刀尝到甜头后,他扩大规模,于2011年投资350万元对大米加工厂进行技改,年加工稻谷能力达到 3万吨,大米畅销两广地区。

农机欢唱,追梦不断。稻谷长期以来是靠太阳晾晒,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遇到沤雨天,稻谷不能及时收割和晾晒,就会沤烂或霉坏,眼看到手的果实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农民们痛心疾手。2012年,杨礼忠外出学习了解到外地的农民已经拥有稻谷自动烘干机。他去参观后觉得实用,决定投资稻谷自动烘干生产线,这年秋收,投资200多万元,日烘干稻谷120吨的生产线投产。从此,农民结束了在太阳下汗流浃背翻晒稻谷的历史。

杨伟:实现水稻育秧机械化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杨礼忠的大儿子杨伟,2011年武汉大学建筑专业毕业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两难选择:一边是香饽饽的专业,很多单位许以高薪,从小就梦想当城里白领的愿望即将实现;一边是父亲的召唤,家业在扩大,父亲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要他回家帮助打理,电话打了一次又一次。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回到家乡创业。

他中等个子,清瘦的脸庞透着刚毅的神情,浑身充满着朝气和闯劲。他凭着良好的文化素养、家教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在希望的田野上脱颖而出,担任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事业蓬勃发展,拥有社员34人、各种农机设备400多台套,入股资金500万元。合作社所在村和周边村成为万亩水稻机插连片示范区。全社水稻生产耕种收作业量由2009年的480亩增加到2013年的23600多亩。

杨伟以焦裕禄的“吃别人嚼过的馍馍不香”名言作为座右铭,祖辈和父辈实现机耕、机收、机插和稻谷烘干、大米加工全程机械化。然而,在水稻生产中,播种育秧还是传统的人工操作,尤其是早造,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常常造成烂秧,导致经济损失和延误生产季节,影响粮食收成。实现工厂化育秧的历史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2013年下半年,他带领农机合作社部分骨干社员到外地考察,回来后决定在家乡与广州科利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共同投建水稻育秧工厂,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400万元,项目有土建、育秧设备、育秧床土生产车间。

谈起杨伟,戚应贵竖起大拇指说,“小伙子文化程度高,精明能干,接任合作社理事长后,迅速扩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农机作业面积成倍增加,特别是建成育秧工厂,突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瓶颈。”

今年三月,春寒料峭。然而,在水稻育秧工厂,却呈现出春意融融、一片生机的景象,一床床秧苗清翠欲滴,等待下田。陪同记者采访的杨伟介绍说,育秧工厂每年可提供机插秧苗超过10000亩。此外,工厂育秧床土生产车间,可解决当地和周边地区工厂育秧床土的问题。

在惠农春风的沐浴下,在杨伯安祖孙三代的持续努力下,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农民彻底地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改革的凯歌。

农机欢唱奔小康。杨伟告诉记者 ,随着机械耕作程度的不断提高,他家承包种植水稻面积与日俱增,由原来的300多亩增加到去年的700多亩,今年达到1800多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要当好农业机械化的领头羊,帮助周边更多的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