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放飞“现代农业梦”
导语:粮食连年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榆树市粮食单产已经连续十年列国家首位。如何在高起点上取得新突破?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天下第一粮仓”,一场农业转型升级的乐章已经奏响。请听吉林台记者张文汇、常思宁、张丽泉的报道:
我是记者常思宁,我的位置是榆树市八号镇十一号村,刘发是种植竹葱的行家。他家地里高高耸立着一个个银色的大架子,活像一只恐龙趴在玉米地中间。刘发说,利用喷灌设施规模种植竹葱,效益可观:“平均原先种植竹葱一公顷的产量一般情况下在6万斤,喷上之后,正常年景都可以得到8、9万斤。”
原来种地,靠天上的龙,现在种地,靠地上这只龙。地上的龙,指的就是节水灌溉设备。不只十一号村,在榆树市的很多田间地头,都能看到这样的节水灌溉设备。在5年前,榆树市遭遇严重旱情,部分地块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从那以后,榆树市开始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榆树市农业局副局长邵建挺:“现在在榆树市一共有多少台这样的节水灌溉设备?483台,分布在大约12个乡镇,60个村,覆盖面积大约20万亩。通过我们秋天测产,玉米平均一垧地增产三吨粮食没有问题。” 为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榆树市提出6个提升。邵建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科技推广水平,提升物质装备水平,提升农业产出水平,提升农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目的就是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往现代农业加快转变。我是记者张丽泉。我的位置是位于榆树市城西2公里处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里,这里也是全省最大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占地面积1951亩。这里的玉米和水稻等作物长势非常喜人,在这里我看到技术员王瑞林正在地里。
王瑞林:观察它的各种性状,看它的熟期早晚,各种抗病性状,抗倒伏能力怎么样。总的品种测试一共3万个左右,填补咱们国家在国外竞争。
记 者:经过测试之后一共推选出了多少个品种?
王瑞林:12个品种,咱们这儿属于世界黄金玉米带嘛,东北这块都种咱们这个品种,辽、吉、黑加内蒙古,另外山西、陕西,也都在种。
记 者:经过这两年种植之后,一垧地能增产多少?
王瑞林:至少能增产9%~10%,一垧地能增产2700斤~2800斤,如果按照单价1块钱1斤算,一公顷就能够增产2700元~2800元。
据了解,榆树市已建成全省第一家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标准化育秧率达到91%。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民营农科院,初步实现农机与农艺融合,首次实现20万亩耕地的航化防治作业。同时,榆树市建立‘一个中心、多点联动、重点攻关’的科技推广模式,有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市的科技贡献率能达到60%。
我是记者张文汇,我的位置是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天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玉米地里,眼前的玉米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远远的望过来是绿油油的一片,在玉米地另一侧栽种的是经济作物马铃薯,长到了鸡蛋大小,在记者身边的是长兴村的李双锁:
记者:你现在一共有多少地托管给合作社?
李双锁:3垧地。合作社一年给我收入是28000左右,我自己种的木耳,一年能25万块钱,因为加入合作社,自己可以抽身干点别的,你要是不加入合作社,自己就不能干别的,少挣不少钱,土地托管对农民比较合适。
截止目前,榆树市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826家,总资产近25亿元,准家庭农场2172家,土地流转面积达23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9%,带动农民近20万户,完善了六种经营模式,榆树市农业局副局长邵建挺:六种经营模式就是土地托管联户经营,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种粮大户经营,企业直接经营,合作社统一经营。为了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加快发展,我们提出5个优先,新型经营主体这块,农机购置政策优先,农业基础设施扶持优先,科技增产措施落实优先,农技服务支撑优先,农业担保贷款保障优先,促进经营主体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