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秘密”:加剧焦虑情绪 伤害科学精神

种植偷偷摸摸、试验遮遮掩掩、标识羞羞答答——转基因技术有多少“秘密”?

央视近日曝光随机买5袋米3袋含转基因,转基因农作物被一些农民偷偷摸摸种植,再次将转基因话题拉进了公众视野。

从“黄金大米”在学生身上违规试验,到海南育种基地查处转基因作物,一些转基因实验突破监管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不少市面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不标识或在标识时“羞羞答答”。

关于转基因技术“不能言说的秘密”,既伤害了公众的选择权和知情权,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又加剧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转基因焦虑”。

从实验到食用,事关转基因都是“秘密”?

据媒体报道,早在2005年,转基因水稻在一些地方便被偷偷种植,湖北省曾经铲除过上万亩违规种植的转基因水稻。这些没有经过安全认证的转基因作物分散在民间被种植,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在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里,仅201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中就有25次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天津农科院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曾在市售食品的检测样本中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

种植偷偷摸摸,转基因实验也遮遮掩掩。海南省农业厅曾对外通报,对一些从事南繁工作的单位进行农业转基因作物执法检查工作,抽查检测的107个作物样品中有15个样品呈转基因阳性;湖南“黄金大米”事件中,研究人员以中国儿童为对象进行转基因“黄金大米”人体试验,这种罔顾法律法规和科研道德的行为引起了国内外的一致声讨。

除了实验和种植,与百姓生活更为贴近的转基因食品标识也一直难以落实。记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调查发现,不少市面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存在标识不清的情况,部分使用转基因原材料加工制成的食品标识“羞答答”,标识“能印多小印多小,能不印就不印”。

“不管是转基因技术实验、转基因作物种植还是转基因食品标识,都经常与‘秘密’‘隐蔽’等词密切相关,仿佛涉及转基因技术的都成了‘地下工作’。”一位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的专家担忧地说。

加剧焦虑情绪 伤害科学精神 违反政策法律

“在很多人谈‘转’色变的情况下,屡屡曝光的转基因秘密无疑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更加不信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师张翔说,“在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进入餐桌的情况下,这种愈演愈烈的焦虑情绪或许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那些“秘密”转基因实验和种植,其社会影响更为恶劣。在“黄金大米”试验中,研究者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其实验过程违反了国际医学伦理准则和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剥夺了公众知情权,漠视了人的尊严,违反法律法规,“黄金大米”试验对参与试验的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新近曝光的湖北转基因水稻种子事件中,转基因种子一经流出便覆水难收,长此以往甚至会“污染”整片区域的作物种植,并且给农作物对外出口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让转基因技术在阳光下发展

转基因技术争端长期存在,各方观点也严重对立。而“秘密”“阴谋论”等与转基因技术的牵扯不清,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农业政策专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同顺认为,应该在全社会展开转基因知识的普及和讨论,使群众对转基因农产品有所认识和辨别,“要公开化,多讨论,科学家不能替老百姓做决定。”

同时,规范标识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张翔认为,规范并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至关重要,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和销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研究上,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管理并不是太严密,违反国家法律私自流出转基因种子的案例时有出现,因此对转基因研究不能太分散,要相对集中起来,同时研究过程和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要公开,并接受社会和业界检验。(记者翟永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