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州城:不畏高温育种忙

7月21日,州城气温达到35℃,我州发布首个高温黄色预警。

早上6点刚过,水稻专家李洪胜已带着研究生小胡,在州农科院西河坝实验基地区域试验田忙碌开了。

“眼下已是7月底,正是水稻抽穗开花时节,我们正根据水稻的抽穗情况,采集水稻数据和样本做杂交试验。”李洪胜古铜色的皮肤在太阳下晒得发亮,若不是助手拿着笔记本跟着,恐怕没人相信田间这个头戴草帽、高卷着裤腿、一身是泥的中年汉子,就是我州大名鼎鼎的水稻专家。

尽管是清晨,毫无遮挡的稻田里,李洪胜和小胡两人已是一身汗。套袋、观察生育期、标记、授粉,做记录,两人不时交流着。

一晃4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人依然在田间采集标本,进行人工授粉。闷热的水面把热浪反射回来,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汗水流进了眼睛里,李洪胜边擦汗水边提醒小胡:“热狠了,就去阴凉处歇一下,喝口水。”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如何选育出适合恩施山区生长的杂交水稻,一直是李洪胜研究的课题。只见李洪胜和小胡把一个品种的雄蕊用45℃的蒸汽杀死,然后取性状与之互补的父本进行授粉。李洪胜说,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

远处,一群鸟儿正在田间闹得欢快。“我都还没收呢!”李洪胜说着,拿起细竹竿猛敲几下,鸟儿四处飞散。因稻谷抽穗时期鸟害严重,稻田里装上了防鸟网,但是仍不时有鸟儿来光顾。

近来,水稻爆发稻瘟病,试验田里也冒出了多株。李洪胜握住一株发白了的稻穗,说:“像这样的稻谷,得了稻瘟病,说明它的抗性不大行,今年开始就要改良它的抗性,以抵御病虫害。”稻苗上系着一张张小卡片,上面记载着这株水稻详细的数据,“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走到哪儿跟到哪儿。”

“走进田里,多观察,多研究,这是件快乐又有益的事情。”李洪胜说,水稻研究,苦是苦了点儿,还是有乐趣的,不仅要产量高,还要品质好,我们的研究也要跟着市场走。

绿葱葱的稻田里,几株紫色的稻谷格外显眼。李洪胜介绍,这是紫叶稻,现在一些国内外的农场里很流行各种颜色种出的稻田图案,“比如恩施大峡谷片区的稻田可以用这个做一个大峡谷的标志,宣传效果肯定好。”

临近中午12点,李洪胜和小胡收拾家伙,回到实验基地的简陋阁楼里。看着李洪胜晒得乌红发亮的脸,小胡凑上前说:“师傅,您的脸晒伤了哦!”“老皮不去,新皮不来。”李洪胜笑着摸了一把脸答道。

研究水稻20年,李洪胜参与了多项省级、州级农业重大科研项目。在同事和学生眼里,他对水稻爱得痴迷。每当水稻抽穗、杂交等关键时期,他都没日没夜地呆在田间地头。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儿,李洪胜研究的水稻品种“宜香107”,因为香味浓郁,品质优,获得恩施州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二高山以下地区广泛种植。 (恩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