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疆)植物病害学术交流暨合作备忘录签署会议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召开

7月19日至21日,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我校种子健康中心共同发起的2014年中美(新疆)学术交流暨合作备忘录签署会议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召开。新疆农垦科学院王新华院长、杨耀武副院长对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的Ronald Ricardo Walcott教授、美国加州种子与植物实验室的Norman Werth Schaad博士及Yvette Therese Berthier-Schaad博士、美国HB农业咨询公司的Hasan Bolkan博士,我校种子健康中心主任李健强博士、副主任罗来鑫博士,南京农业大学胡白石博士,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赵廷昌博士的到访表示欢迎。在学术交流、田间考察基础上,新疆农垦科学院与美国专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本次研讨交流旨在进一步加强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中外双方科技合作优势,为新疆地区作物生产服务。

中美双方学者围绕新疆作物生产中所面临的重大病害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Bolkan博士介绍了种子健康检测的重要性及主要种传病原物的检测方法,并针对新疆的主要作物番茄进行了详细讲解。西甜瓜是新疆的主要作物之一,针对西甜瓜的重要病害果斑病,Walcott博士介绍了果斑病菌的侵染和传播机制、病害防治等内容。Schaad博士针对种传病原细菌的检测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必须高度关注检疫性病害葡萄皮尔斯病,Schaad博士重点阐述了该病原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中方学者针对新疆地区主要作物病害的发生防治进行探讨。石河子大学李国英教授讲解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新疆农垦科学院的陈兵博士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黄萎病进行监测,为病害的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校罗来鑫博士以番茄溃疡病为例,讲解了该病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生及防治。南京农业大学的胡白石博士则介绍了实验室开发的西甜瓜种子携带果斑病菌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近几年我国西北地区西甜瓜种子的带菌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除学术报告交流外,中美科学家一行前往八师石河子市周边团场143团、145团、149团和150团开展田间诊断和调查工作。在棉花种植地里,专家们询问了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参观打瓜种植田时,Walcott教授、胡白石教授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赵廷昌研究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仔细询问打瓜生产管理方法,并查看是否存在病害。在葡萄园中,Schaad博士在叶片上发现疑似葡萄皮尔斯病的症状,他介绍,该病害为检疫性病害,在中国还未见报道,需尽快确认该症状是否是葡萄皮尔斯病,并采取措施,避免对葡萄生产造成影响。在多块向日葵田中,专家们发现叶片萎蔫、褪绿;李健强博士提示当地科技人员,需要尽快做好病害的普查、明确该病害病原,尽快开展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王新华院长代表新疆农垦科学院分别与Bolkan博士(代表美国HB农业咨询公司)、Walcott教授(代表佐治亚大学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Schaad博士(代表美国加州种子与植物实验室)所在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并聘请三位担任新疆农垦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为他们三位颁发了聘书。

来自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石河子市科技局、石河子农科院以及新疆兵团有关研究机构的师生和技术干部共计近100人次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和田间考察活动;我校种子健康中心在此次2014年中美(新疆)植物病害学术交流暨合作备忘录签署会议中,充分发挥了联系外专、协调双方和起草文案等作用;博士研究生蒋娜参与活动全过程,并协助翻译等工作,得到新疆农垦科学院的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