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以“吨粮市”为目标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的江淮平原地区,辖靖江、泰兴、兴化等三个县级市和海陵区、姜堰区、高港区、医药高新区,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与其他地区相比,泰州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更大的勇气革新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必须向原创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致力打造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农业。2014年泰州启动“吨粮市”三年建设规划,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扎实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机化发展,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目前,泰州市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5个,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5个。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3家(其中省级企业48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603.7亿元;有1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2013年实现交易额198亿。

夯实新基础 科技推广先行

2012年1月泰州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对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在此契机下,泰州狠抓“三项举措”,落实“一个注重”提前三年完成农业现代化指标。

2014年4月11日,正值水稻育秧关键时期,为逐步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实现稻麦协调高产,奠定全面建成“吨粮市”坚实基础,泰州市农委作栽站专题举办了该市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水稻)培训班。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扬州大学霍中洋两位教授及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黄年生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水稻机械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和“育苗伴侣培育机插适龄壮秧集成技术”的专题讲课。该各市(区)作栽站(农业科)站长(科长)、水稻业务骨干、高产增效创建乡镇及适度规模经营种植大户共150多人参加培训。

近年来,泰州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模。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深入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农业公益性服务人才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就业创业。

目前,泰州市已组建江苏省农科院泰州农科所、泰州市农科院,填补了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空白。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成立了芋头产业技术专家组。成立农业科技培训学院,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每年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50多个,累计培训农民30万人次左右。截至2013年底,泰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总数达到1800多个,“三品”基地面积占比超过90%,泰州市农检中心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靖江、姜堰、兴化农产品质检站顺利通过省级检测机构考核,泰兴农产品质检站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已建成开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4%,2013年未发生等级以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引进农机4S店提升农机化

2013年泰州市有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首批“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分别为:姜堰区淤溪镇友农农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兴化市利百家农机服务合作社、兴化市钓鱼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靖江市天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靖江市九一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泰兴市分界琪盛农机服务合作社。该荣誉得益于该市组织的“农机化推进年”活动,2013年泰州落实中央和省补贴资金1亿元,新增机具11200台(套),这个数字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水稻基本实现种植机械化,小麦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4年泰州进一步实施“农机化提升年”活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环节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农机服务社会化为重点,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粮食烘干、农机库、农机“4S”店等设施建设。到2016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按照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建设农机特色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引导种田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村能人兴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布局合理、优化结构、规范运作、扩大规模”的总体要求,引导合作组织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的载体,形成“一条龙”、“保姆式”的功能。引导合作社整体进行有序跨区作业,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到2016年,全市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150个,农机跨区作业收入4亿元/年,争创省级星级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和“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按照提高市(区)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的原则,加强市(区)、镇两级农机服务网点建设,每个市(区)有一级维修中心、镇级有二级维修中心,做到大修不出市(区)、小修不出镇,农机维修网点持证率达到85%。

因地制宜建设“吨粮市”

依据规划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泰州地区产业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优先在资源环境条件优良、产业基础较好,产业化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进行主导或特色产业布局。

以通扬运河为界,南部沿江、高沙土稻区建立100万亩优质早熟晚粳生产基地,重点分布在靖江市西来镇、季市镇、东兴镇、马桥镇等,泰兴市黄桥镇、分界镇、虹桥镇、广陵镇、珊瑚镇、根思镇等;高港区胡庄镇、大泗镇等,姜堰市张甸镇、顾高镇、姜堰镇等;北部里下河稻区建立100万亩优质迟熟中粳生产基地,重点分布在兴化市的钓鱼镇、海南镇、老圩乡、大营乡、下圩乡、戴窑镇、新垛镇、荻垛镇、陶庄镇、昌荣镇、戴南镇、张郭镇、城东镇、周庄镇、合陈镇等;姜堰市淤溪镇、娄庄镇、沈高镇等。

泰州以“吨粮市”为建设目标和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抓手,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耕地质量建设长效保护机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加、销对接,推进粮食产业化开发,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构建粮食高产高效、安全保障体系。到2016年,建成周年亩产1100公斤以上的县级市(区)1-2个,1200公斤以上的乡镇10个以上,在江苏率先建成稻麦两熟条件下的“吨粮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