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技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十大亮点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长到2013年的5434元。科技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呈现十大亮点,分别是:
亮点一:加大科技投入,“十一五”以来,组织实施各类农业科技项目1830项,投入科研经费70267万元,获得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十一五”以来,贵州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830项,投入科研经费70267万元。建设了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7个省级农业工程技术中心、22个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8个农业院士工作站,获得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亮点二:品种选育成果累累,选育出适应贵州生态条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386个。
选育出一大批适应贵州不同生态立地条件、抗逆性强、抗病虫性状明显的优良作物品种,386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金优785”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品种;自育油菜品种绝对产量和绝对产油量连续9年名列长江流域所有区试品种第一;选育出的4个高氨基酸和高茶多酚含量的优良茶叶品系,为国内外罕见。
亮点三: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29个,培育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贵州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批相对集中、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生态农产品区域(带),生态农产品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29个,绿色食品中涌现出贵州茅台酒、老干妈油辣椒、牛来香牛肉干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
亮点四: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投入与创新应用,有力支撑贵州特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提升生态农业产品附加值。
围绕茶叶、辣椒、果蔬、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开展加工工艺、食品安全控制、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有力支撑贵州特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提升生态农业产业附加值。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有效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有效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推进传统工艺生产逐步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转变,产品结构由过去的比较单一,逐步朝着多样化、多层次转变。
亮点五: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强力推动生态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形成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研究、示范推广的人才队伍团队,建立和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共有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11474人,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覆盖全省2/3的县市区。建立了茶叶、蓝莓、辣椒、草业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建设了“贵州农经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12316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省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亮点六:“十一五”以来,茶叶技术研发获得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100多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明显。截至2013年,全省实现茶园种植面积611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
贵州省重大专项“贵州省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实施,推动茶产业链朝着高效、绿色方向发展。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611万亩,投产茶园270万亩,茶园面积全国第一位,有机茶园面积全国第二,全年茶叶产量13.6万吨,总产值105亿元、综合产值152亿元。
亮点七:开展水稻、玉米等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绿色防控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科技攻关,形成有贵州生态特色的农作物生产技术体系。
实施“喀斯特山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计划和“贵州粮食(水稻、玉米)高产科技‘双百’示范工程”,在全省建立18个粮食高产示范区,年均100万亩规模。开展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绿色防控等科技攻关,形成有贵州生态特色的农作物生产技术体系,培育出一大批优良新品种。通过贵州省审定水稻新品种91个,其中两优363、益农1号和健优388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育成的“金优785”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两优363稻米被袁隆平院士誉为高档优质米。
亮点八: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和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创新,将贵州成功打造成为南方最大的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
“十一五”以来,贵州先后获得国家、省级各类蔬菜项目近300项,项目经费约7000万元。通过实施 “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等项目,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新品种60多个。现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1760万亩,总产量达2642.5万吨,是南方最大的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全省农民人均蔬菜销售年收入824元。
亮点九:十二五”以来,建设了“贵州省新型释药系统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
“十一五”期间,贵州累计投入财政科技资金3个多亿,实施国家、省级中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000余项,科技投入有力支撑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以来,建设了“贵州省新型释药系统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初步构建了中药材种植—新药研发—生产制造全过程创新体系。
亮点十: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420亿元,全年畜牧业增加值240亿元;畜牧业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38.5 %,生态畜牧业已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南方岩溶地区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加工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等省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了牧草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审定牧草品种新品种13个,其中国审品种6个;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6 项、三等奖20项,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3项。目前,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420亿元,全年畜牧业增加值240亿元;畜牧业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38.5 %,生态畜牧业已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章来源:贵州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