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粮食高产创建暨夏粮“十二连增”探析
“如今,种田省心、省力,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老人妇女完全应付得了。 ”麦收结束,不少农民这样感叹。我市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这些都给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小农水助力大丰收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身处陵县15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记者真切感受到小农水建设的成果。
小农水是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对农业排涝抗旱、丰产丰收的直接影响最大。今年4月,全省大部分小麦受旱,我市却基本无旱情发生,是小农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大效用。
市水利局局长马文喜介绍,2013年度,我市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完成投资2.92亿元,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7万亩、小型泵站81座,新打、维修机井1088眼,整治排涝沟渠421公里,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60多处,160多万亩农田喝上“田间自来水”,农业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为使小农水长期发挥效用,我市建起以乡镇水利服务机构为重点,基层水利管理协调服务组织、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恢复水管站129个,选聘村级水管员7000余人,建立水利专业化服务队131个,专业服务人员1300余人,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31个,全面提升了基层水利公共服务效能。
大农机服务大农业
今夏,我市上阵30多万台套农业机械,8天完成770.6万亩小麦的收获、767万亩玉米的播种,小麦机收率、玉米机播率分别达99.8%、99.7%。
我市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1499.6万千瓦,农机总值7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4.7万千瓦和0.9亿元;拖拉机保有量26.1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83万台、联合收割机3.1万台。
农机具的应用让农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与此同时,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粉碎还田等一批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
齐河县大黄乡石碑杨村农民王成亮通过流转种了1.3万亩地。 “现在使用大型农机具,万余亩耕地仅用30个人。今年小麦纯收入达到390多万元。 ”王成亮说。
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市农机局局长王洪春说:“今后,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为重点,向集群化、大规模、高效能作业方式转变。 ”
完善社会化服务
我市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大批涉及农机、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纷纷组建,服务内容从单一的生产技术合作,发展到以产、加、销为主体的综合服务。目前,全市有农民合作社10477家,入社社员25万余户,辐射农户30多万户,能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45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280家。植保专业组织365个,从业人员7590人,拥有机械装备1.6万余台,作业能力每天可达18.6万亩。
除经营性服务组织外,公益性服务组织也在逐步完善,我市共建设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79个,这些机构集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于一体。
市农业局经管处处长张洪星介绍,目前,我市已建立起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环节。□本报记者杨德林 邓静 本报通讯员 袁训平 李志伟 张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