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发表日期:2014-07-15 01:17AM 阅览次数: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2013年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0,商品量占全国的近1/6,调出量占全国的1/3,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而黑龙江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粮食产量占黑龙江的90%以上。2013年6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关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将这项工程上升为国家战略。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既是进一步释放农业发展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山教授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关键要提高两个积极性即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他进一步指出,要提高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关键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有效益、得实惠、不吃亏。二要建立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三要探索销区对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可按照一定补偿标准,通过中央财政扣减或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让调入省对调出省给予经济补偿。四是生态补偿机制。要提高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和经营权益。要建立既有效调动农民积极性、又减少市场扭曲的新型补贴支持体系,改革粮食支持政策体系。同时要构建新型粮食经营体系,改革现有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机制。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建议,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要创新黑龙江现代农业体制机制,具体包括: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农地制度(三权分离与三权交易)、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直接进入市场)、宅基地与农民住房制度、社区集体经济制度和国有农场资产管理与经营制度。二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创新:“三位一体”(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供销合作)服务体系与平台建构与多元服务体系建构,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三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租赁金融、抵押信贷、农业保险、信用评价。四农业补贴制度改革与创新:区分农业补贴与农民补贴,指向性、公平性与连续性。五农业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家庭农场、专业合作、合作社联盟、股份合作。六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城乡联动改革,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市民化。
也有专家认为黑龙江现代农业建设应走规模型现代农业道路,重点推进八大结合:一农业与规模结合。家庭经营要同规模经营统一起来,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一分为二:承包权和经营权。二农业与资本结合。三农业与科技结合。四农业与物质装备结合。五农业与市场结合。六农业与金融结合。七农业与品牌结合。八农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结合。
会上,还有专家从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与组织化的关系、加快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等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